遗传学期末复习.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传学复习 绪论 一、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同一性状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之间出现性状差异的现象。 遗传使生物体的特征得以延续,保持物种的性对稳定性。而变异则可产生形形色色的生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了前进发展的条件,遗传只能是简单的重复;没有遗传,变异不能积累,就失去意义,生物也就不能进化了。 二、了解遗传学发展历史 1、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 遗传学的诞生 2、拉马克认为环境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提出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学说。 3、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 4、魏斯曼提出了“种质学说”。 5、孟德尔于1865年的豌豆杂交试验中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原理。 6、重新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3位科学家是: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柯伦斯、奥地利的丘歇马克。 20世纪初 细胞遗传学时期 1、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创造了“基因”这个词来形容遗传因子,同时提出了基因型和表型的区别。 2、1910年摩尔根用果蝇做近亲交配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生化和微生物遗传学时期 3、1923年加罗德“一个突变基因决定一种代谢紊乱”。 4、1941年比德尔和其老师泰特姆提出了“一基因一种酶”的理论。 5、1944年艾佛利第一次证明了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6、1952年赫希和蔡斯又证实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也是DNA。 分子遗传学时期 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两人一起合作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率先开始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3、2003年4月14日全部完成了HGP。 三、了解遗传学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遗传学在农牧业、医药业、社会和法律的应用(p9)。 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 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的概念 1、染色体(chromosome)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精巧包装而成的具有固定形态、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短粗小体。 2、染色单体(chromatid)在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基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即姊妹染色单体。 3、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不仅形态相同,而且它们所含的基因位点也相同。但在许多物种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其形态和所含基因位点往往是不同的。 4、有些生物的细胞中除了具有正常恒定数目的染色体以外,还常出现额外的染色体。通常把正常的染色体称为A染色体;把这种额外染色体统称为B染色体,也称为超数染色体(supernumerary chromosome) 。 二、了解染色体结构特征及常见模式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果蝇、拟南芥、水稻、玉米、人类)(p17) 答:染色体结构特征,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每一个核小体包括166bp的DNA超螺旋、一组蛋白八聚体(H2A、H2B、H3、H4)和一组组蛋白H1组成。核小体串珠结构进一步螺旋化形成染色质的二级结构;螺旋管再螺旋化形成染色质的三级结构;超螺旋管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染色质的四级结构。 常见生物染色体的数目: 生物 二倍体数目 人类 46 黑腹果蝇 8 拟南芥 10 水稻 24 玉米 20 三、掌握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的主要特征(包括染色体和DNA的变化情况) 答:有丝分裂 前期:染色质螺旋,折叠,变短变粗,形成早期染色体结构。核膜崩解以及纺锤体开始形 中期:动粒微管染色体定位,使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分离,姊妹染色单体相互分离,后期末开始出现胞质分裂; 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核膜、核仁形成,纺锤体消失。 减数分裂,两个阶段均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亚时期。 减Ⅰ前,包括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细线期:虽然染色体已在间期时复制,每一染色体已含有两染色单体,但在细线期还看不出它的双重性。 偶线期:两个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 粗线期: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两条同源染色体配对完毕。 双线期:双价体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但分开不完全。 终变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仍有交叉联系着,双价体开始分离。 中期I:各个双价体排列在赤道面上,两个同源染色体上的着丝粒逐渐远离,双价体开始分离,但仍有交叉联系着。 后期I:双价体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染色体减半。 末期I:核膜重建,核仁重新形成,接着进行胞质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前期II、中期II、后期II和末期II的情况和有丝分裂过程完全一样,也是每一染色体具有两条染色单体,所不同的是染色体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绒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