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唐代]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标签
元宵节、节日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
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 《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
匆过去。
注释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星桥:星津桥,天
津三桥之一。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
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
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 “游骑 (jì)”。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
李。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
代置。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
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
皿,即滴漏。
赏析
正月十五日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上元节。该诗描绘的是神龙元年 (705
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诗的首联总写节日气氛:彻夜灯火辉煌,京城驰禁,
整个城池成了欢乐的海洋。“火树银花”形容灯采华丽。史载:唐玄宗先天二年
(713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在皇城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
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竖之如花树。这虽不是作者笔下的那个夜晚,但由此也
可以推想其盛况如许。“合”字是四望如一的意思,是说洛阳城处处如此。唐代,
孙逖 《正月十五日夜应制》诗中说: “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彩仗移双阙,
琼筵会九宾。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可与此诗
相印证,可见隋唐时代洛阳皇城端门的元宵节观灯盛况。是说原本黑洞洞的城门
与黑沉沉的城河在节日的夜晚也点缀着无数的明灯,远远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桥银
河了。
中间两联是节日欢乐气氛的具体写照:万家空巷,一起涌上街头;人人雀跃,
不分富贵贫贱。上联写达官贵人,走马观花,马蹄溅起飞扬的尘土;明月当空,
照耀着簇簇攒动的人群。下联写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游伎们艳装行歌,唱着 “落
梅”一类通俗流行的歌曲。“裱李”,是说游行的歌伎们浓装艳抹有如桃李。“行
歌”是说她们边走边舞,边舞边唱。“落梅”,即 “梅花落”。是汉乐府 《横吹
曲》的典调之一。这里泛指一般通俗歌曲而言。由这些描写不难想象,洛阳城里
的元宵之夜,成了不眠之夜,不知不觉已至深更半夜,但欢腾的人群仍然乐而忘
返,希望这一年一度的良辰美景不要匆匆过去。这就逼出了结尾两句:“金吾不
禁夜,玉漏莫相催。” “金吾”,又称 “执金吾”,指京城里的禁卫军。据史记
载唐代设左、右金吾卫,主管统率禁军。玉漏,指古时的计时器,用铜壶滴漏以
记时。统观全诗词采华艳,绚丽多姿;而音调和谐,韵致流溢,有如一帧古代节
日的风情画,让人百看不厌。
关于作者
苏味道 (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 (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
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
处事依违两可,时称 “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
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
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 《正月十五夜》 (一作 《上元》)咏长安
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 《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
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 “三苏”为其后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