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年普宁市中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考试用时80分钟,满分为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在每张答题卡的“考场号”栏、“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提及“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也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发掘出二里头等遗址。这表明研究夏初历史的途径主要是
A. 依据先秦文献 B. 借鉴出土的古文字材料
C. 通过考古发掘 D. 采用文献与实物的互补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先秦文献”“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可知研究夏初历史采用了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即两种史料的互补,D项正确;AB项只是对应文献史料,C项只是对应实物史料,因此表述比较片面,排除ABC项。故选D项。
2.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A. 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 B. 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C. 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 D. 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可见,材料中提及的分封制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故B符合题意;宗法制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故C不符合题意;分封制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与史实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 纸是今天我们书写的常要载体。但是,在纸出现之前的汉初,“书本必须要通过抄写才能完成,抄一本书甚至必须去千里外寻师访求,因此有‘黄金满篇,不如留给子孙一本经书’之说”。这则材料能够说明
A. 西汉初造纸术已经得到改进和普及 B. 当时黄金的价格已经远远低于经书
C. 当时进行文化传承的条件十分艰难 D. 人们对于求取功名的热情十分高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纸出现之前“汉初书本必须要通过抄写才能完成,抄一本书甚至必须去千里外寻师访求,因此有“黄金满篇,不如留给子孙一本经书之说’。”可以看出,在纸发明之前,抄写一本书非常困难,对于经书的传承造成重大障碍。反映的是当时进行文化传承的条件十分艰难。C项正确;东汉造纸术得到改进和普及,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隋朝开始科举制度,材料反映的是汉初及之前的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首领刘渊自称为“汉氏之甥”,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也称自己为“大禹之后”,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这表明()
A. 北方民族共同的民族起源 B. 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
C. 游牧民族转向了农耕生活 D. 各民族隔阂已经完全消失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匈奴首领刘渊自称为“汉氏之甥”,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也称自己为“大禹之后”,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由此可见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说明北方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认同的加强,B项正确;题干不是反映北方民族共同的民族起源,而是强调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排除A项;题干并没有体现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无从得出游牧民族转向了农耕生活,排除C项;民族隔阂“完全消失”的说法显然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B项。
5. 经考古发掘, 隋朝洛阳含嘉仓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 有数百个粮窖。史载, 文帝末年, 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足可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以上材料说明隋朝时
A. 对外征战频繁 B. 洛阳盛产粮食
C. 社会经济发展 D. 横征暴敛无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文帝末年, 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足可供应全国五六十年”等信息可以看出,隋朝的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因此粮食才会有所富余,故C项符合题意;对外战争要消耗粮食,排除A项;材料只说洛阳有储备,并不能证明洛阳盛产粮食,排除B项;横征暴敛无度是隋炀帝,排除D项。
6. 唐朝引进了波斯文明中的琉璃制造、钻石制作、建筑等工艺,唐代服装也借鉴了波斯时装的款式。材料意在强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word版可编辑)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2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可考可练).docx
- (word版可编辑)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2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附详析.docx
- (word版可编辑)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2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可考可练).docx
- (word版可编辑)江苏省滨海县2022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附详析.docx
- (word版可编辑)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附详析.docx
- (word版可编辑)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三校2022年中考联考(二)历史试题附详析.docx
- (word版可编辑)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片2022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附详析.docx
- (word版可编辑)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2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可考可练).docx
- (word版可编辑)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可考可练).docx
- (广东深圳卷)2022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