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G无线网技术》 教案
章节或项目名称
2.4-2.8 NOMA和D2D等新技术
本次授课类型
?理论 □实验 □理实一体 □实训 □实习
班级
地点
周次
星期
节次
授课进度
□符合 □超前 □滞后
□符合 □超前 □滞后
□符合 □超前 □滞后
□符合 □超前 □滞后
教学目标
了解NOMA技术工作原理
了解D2D通信的资源调度方法
了解同时双工通信的技术原理
了解上下行解耦的频段配置
教学重点
NOMA技术与SIC(串行干扰消除)
上下行解耦频段配置
教学难点
同时双工通信的干扰消除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内容要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时间
分配
新课引入
新课讲解
总结复习
5G降低时延提升覆盖的场景需求
低时延技术:
NOMA技术
D2D通信技术
提升覆盖技术:
上下行解耦
超级上行技术
提升频谱利用率:
同时双工通信
BWP技术
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促进低时延、深度覆盖的发展。
讲授法
多媒体
25
20
10
10
10
10
5
教学效果及改进思路
新课讲解
NOMA技术原理:
正交多址技术可以实现无干扰的区分,但是系统容量受限。通过NOMA技术可以实现用户的同时接入、小包信息传输,有限减低接入和消息传输时延。
NOMA技术通过引入可控的干扰,在解调过程中,逐步去除解出的信号,实现相对于正交多址技术600%以上的容量
串行干扰删除(SIC)的基本原理是逐步减去最大信号功率用户的干扰,SIC?检测器在接收信号中对多个用户逐个进行数据判决,判决出一个用户就同时减去该用户信号造成的多址干扰(MAI),按照信号功率大小的顺序来进行操作,功率较大信号先进行操作。这样一直进行循环操作,直至消除所有的多址干扰为止。
MUSA充分利用了远、近用户的发射功率差异,在发射端使用非正交复数扩频序列对数据进行调制,并在接收端使用连续干扰消除算法滤除干扰,恢复每个用户的数据。多用户共享接入允许多个用户复用相同的空口自由度,可显著提升系统的资源复用能力。作为一项多用户检测技术,SIC早在CDMA中被采用。SIC在性能上与传统检测器相比有较大提高,而且在硬件上改动不大,从而易于实现。
D2D通信技术
D2D通信引入新的PC5接口作为直通通道,可以采用集中式调度和自主式调度两种调度方式。基于基站的调度方式,称为集中式调度。自主式调度流程如下:
传统的DSRC机制采用全分布式自由竞争方案,当用户数较多时资源碰撞冲突加剧,系统性能急剧恶化,系统性能曲线快速降低。
V-UE始终处于一个资源池中传输,当用户密度很大的时候,很多用户使用同一个资源池,由于随机竞争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碰撞,丢包率大幅度上升。该方案对于用户密度较低的公共安全业务而言还可以接受,但是在用户密度动态范围很大的车联网场景,高丢包率对于丢包容忍很低的安全业务是不可接受
优化方案(半静态竞争):
当观察到自身使用的资源池利用率很高,并且存在其他资源池利用率较低,则车辆自主切换到利用率低的资源池,有效避免一个资源池内竞争用户过多造成的数据碰撞的问题。
资源分配算法主要分为3个过程:
资源感知过程
资源选择过程
资源重选过程
C-V2X是目前D2D的主要应用场景。
上下行解耦
传统的通信系统,采用频分或是时分的上下行方式,受限于终端的发射功率,会造成上下行覆盖不均衡的情况。5G针对上行或是下行覆盖不足的场景,提出利用低频段路损较小的特性,来平衡上下行覆盖,定义了单独的SUL和SDL频段,并定义了于高频段的组合关系。
NR频段号
频段/MHz
双工制式
NR频段号
频段/MHz
双工方式
n80
1710~1785
SUL
n83
703~748
SUL
n81
880~915
SUL
n84
1920~1980
SUL
n82
832~862
SUL
n86
1710~1780
SUL
NR 频段号
频段/MHz
双工制式
SUL频段
n78
3300~3800
TDD
n80、n81、n82、n83、n84、n86
n79
4400~5000
TDD
n80、n81
BWP技术
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有时也称带宽自适应(Bandwidth Adaptation),该特性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工作带宽,使仅支持小带宽的终端设备能够在系统大带宽小区中工作,并可使终端设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使用不同的工作带宽。
按照工作阶段不同,BWP主要分为以下4类。
1) ?Initial BWP
Initial BWP 是UE初始接入阶段使用的BWP,用于UE接入前的信息接收,主要是用于接收SIB和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