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_T 2575-2022 浓缩油茶加工技术规程.docxVIP

DB45_T 2575-2022 浓缩油茶加工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7.140.10 45CCS X 55 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45/T 2575—2022 浓缩油茶加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concentrated oil-tea 2022 2022 - 08 - 25 发布 2022 - 09 - 30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5/T 257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文件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桂林满梓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的主要起草人:邓慧群、廖贤军、刘助生、刘淑梅、郭春雨、陈佳、李韬、韦柳花、罗小梅、 梁月超、诸葛天秋、覃榆茏、周彦会、黎敏、陈颖敏、欧建国。 I I DB45/T 2575 DB45/T 2575—2022 DB45/T 2575 DB45/T 2575—2022 浓缩油茶加工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浓缩油茶加工的主要原料及要求、加工工具及场所、工艺技术要求、品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浓缩油茶的加工。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01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动物油脂GB/T 14456.1 绿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30383 生 姜NY/T 744 绿色食品 葱蒜类蔬菜DBS45 00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油茶DB45/T 1479 恭城油茶制作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 GB/T 30383 生 姜 NY/T 744 绿色食品 葱蒜类蔬菜DBS45 00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油茶DB45/T 1479 恭城油茶制作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浓缩油茶 concentrated Oil-Tea 以绿茶或乌龙茶、姜、蒜、葱花、食用油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花生、大米、绿豆等辅料,经 过炒制、打浆、熬制、过滤、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粉状油茶产品。 4 原辅料要求 茶叶 绿茶应符合GB/T 14456.1 的规定,乌龙茶应符合GB/T 30357.1的规定。 姜 采用辛辣、味浓的老姜为宜,应符合GB/T 30383 的规定。 1 蒜 蒜头,应符合NY/T 744 的规定。 葱 鲜葱,应符合NY/T 744 的规定。 食用油 动物油应符合GB 10146的规定,花生油应符合GB 2716 的规定。 加工用水 应符合GB 5749 的规定。 其他配料 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 加工工具及场所 加工场所的卫生应符合 GB 14881 的规定。 加工用具可参照 DB45/T 1479 的规定或附录 A。 6 工艺技术要求 6 工艺技术要求 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炒制→打浆→熬制→过滤→干燥 原料预处理 茶叶 条形茶加冷水浸泡4 min~8 min、颗粒型茶用30℃~50℃温水浸泡茶叶至全部展开。茶水比例为1: 5为宜,滤干水备用。 姜 清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用切片机或粉碎机加工成姜丝、姜片或较小的碎块。 蒜 去皮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切片机切碎成小块。 葱 去除黄叶、杂质,清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切成葱段。 工艺要求 原辅料配比 参考的原辅料配比见附录B。 2 炒制 将油茶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准备好。自动搅拌炒锅加热至100℃,放适量食用油,先放葱段爆炒2 min~3 min,散发香味,依次放入姜、蒜、花生等辅料炒制1 min~2 min,加入预处理好的茶叶,用70℃~ 80℃锅温炒制10 min~15 min,要求翻炒均匀不粘锅,至有茶香飘出即可。 打浆 炒制好的油茶原料冷却后,按照1:1(油茶原料:水)比例用孔径0.1 mm(150目)打浆机粉碎,边投料边加水,粉碎成浓稠的油茶糊。 熬制 自动搅拌炒锅加温至 120℃,油茶糊按照 1:5 加入开水混合,放入锅内熬制,熬制过程中持续进行搅拌,茶汤煮开后保持 100℃熬制 10 min~15 min。 过滤 用孔径0.12 mm(120目)固液分离振动筛将油茶汤过滤。 干燥 喷雾干燥 采用喷雾干燥设备干燥,进风温度200℃,出风温度85℃,雾化干燥成粉状成品。 6.2.6.2

文档评论(0)

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持证人

具备10年以上在计量检测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经验,专长于不确定度的精确评估与研究。深谙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质量体系构建、标准规范制定、检测/校准方法优化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还涵盖证书模板的个性化设计、作业指导书的专业编写、实验室不确定度评定、质量控制策略制定、检测方法的有效验证等。同时,针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扩建与能力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确保实验室在技术和管理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17日上传了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