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词《戚氏-晚秋天》(作者柳永)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pdfVIP

古词《戚氏-晚秋天》(作者柳永)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戚氏·晚秋天 柳永 [宋代]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 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 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 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 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 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标签 秋天、写景 译文 时值深秋,短促的细雨飘洒在院落庭中。栏边的秋菊已谢,天井旁的梧桐也已然 凋残。被似雾的残烟笼罩。多么凄然的景象,远望江河关山,黯然的晚霞在落日 余晖里浮动。想当年,多愁善感的宋玉看到这晚秋是多么悲凉,曾经临水登山。 千万里路途艰险,行路者是那么的凄惨哀楚,特别厌恶听到陇水潺潺的水声。这 个时候,正在落叶中哀鸣的秋蝉和枯草中不停鸣叫的蟋蟀,此起彼伏地相互喧闹 着。 在驿馆里形影单只,度日如年。秋风和露水都开始变得寒冷,在深夜时刻,胸中 愁苦更甚。浩瀚的苍穹万里无云,清浅的银河中一轮皓月明亮。绵绵相思,长夜 里对着如此的景色不堪忍受,掐指细算,回忆往昔。那时功名未就,却在歌楼妓 院等游乐之所出入,一年年时光耗费。 美景无限的京城,让我想起了年少时光,每天只想着寻欢作乐。况且那时还有很 多狂怪的朋友相伴,遇到对酒当歌的场景就流连忘返。然而别离后,时光如梭, 那些曾经的玩乐寻欢情景就好似梦境,前方一片烟雾渺茫。什么时候才能到岸? 都是那些功名利禄害的我如此憔悴,将我羁绊。追忆过去,空留下残容愁颜。滴 漏的箭头轻移,寒意微微,画角的呜咽之声从远方徐徐飘来,余音袅袅。静对着 窗户,把青灯熄灭等候黎明,形影单只彻夜难眠。 注释 一霎:一阵。庭轩:庭院里有敞窗的厅阁。槛菊:栏杆外的菊花。井梧:井旁挺 拔的梧桐古树。江关:疑即指荆门,荆门、虎牙二山 (分别在今湖北省枝城市和 宜昌市)夹江对峙,古称江关,战国时为楚地。宋玉悲感:战国·楚宋玉作 《九 辩》,曾以悲秋起兴,抒孤身逆旅之寂寞,发生不逢时之感慨。迢递:遥不可及 貌。迢:高貌陇水:疑非河流名,实为陇头流水之意。潺湲:水流貌。蛩:蟋蟀 也。 更 (音耕)阑:五更将近,天快要亮了。犹言夜深。绛河:即银河。天空称为绛 霄,银河称为绛河。婵娟:美好貌。夜永:夜长也。绮陌红楼:犹言花街青楼。 绮陌:繁华的道路。经岁:经年,以年为期。迁延:羁留也。 帝里:京城。狂朋怪侣:狂放狷傲的朋友。竞:竞相也。迅景:岁月也,光阴易 逝,故称。程:即路程。萦绊:犹言纠缠。漏箭:古时以漏壶滴水计时,漏箭移 即光阴动也。画角:古时军用管乐器,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发声哀厉高亢,多用 于晨昏报时或报警,因表面有彩绘,故称画角。停灯:即吹灭灯火。抱影无眠: 守着自己的孤影,一夜没有睡着。 赏析 作为词史上颇负传奇色彩的 “才子词人”柳永,其词一向以一 “创”字为挈 领。他自创词牌,不拘一格,如 《迎新春》、 《黄莺儿》、 《戚氏》等等;他擅 改词格,大大丰富了词作为一种抒怀文体的内涵,并成为以“无意不可入,无事 不可言”著称的苏轼词的先导;他万事随心恣性,是世俗礼教为无物,敢为人所 不敢为,能言人所不能言,如他的 《鹤冲天》、 《凤归云》、 《定风波》、 《宣 清》、 《尉迟杯》等等。故有人认为,柳词之所以为柳词,只在一 “创”字耳。 而若言 “创”却不提 《戚氏》者,必为孤陋之辈也。 据前人考证, 《戚氏》当为柳永独创,且仅见于其 《乐章集》之中。全词分 为上、中、下三叠,共212字,为词史上第二长词。仅次于南宋时吴文英之 《莺 啼序》。其价值为何余虽不敢妄断,然宋时 “《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 凉一曲终”的评价也必非空穴来风。故今以此苍白笔墨,粗评 《戚氏》,亦只当 学柳永的 “为人所不敢为”罢了。 从词中 “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来看,当写于湖北江陵,当时柳永外 放荆南,已经年过五十,只做个相当于县令的小官,心情自然十分苦闷。这种情 绪在这首词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全词共分三片:头一片写景,写作者白天的所见所闻第二片写情,写作者 “更 阑”的所见所感第三片写意,写作者对往事的追忆,抒发自己的感慨。 上片开头描写微雨过后的薄暮景色。只用 “晚秋天”一句点明时令,先写景 前驿馆内之衰残景色,也初步构画出了全词的凄凉基调。柳永其人,向来对春、 秋二季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2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