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和刘柴桑》(作者陶渊明)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pdfVIP

古诗《和刘柴桑》(作者陶渊明)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刘柴桑 陶渊明 [魏晋]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己就治,新畴复应畲。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标签 抒情、友人、劝慰 译文 久已招我隐庐山,为何犹豫仍不前? 只是为我亲友故,不忍离群心挂牵。 良辰美景入胸怀,持杖返回西庐间。 沿途荒芜甚凄凉,处处废墟无人烟。 简陋茅屋已修耷,还需治理新垦田。 东风寒意渐逼人,春酒解饥消疲倦。 薄酒虽不比佳酿、总胜无酒使心安。 世间之事多忙碌,我久与之相疏远。 耕田织布足自给,除此别无他心愿。 人生百岁终将逝,身毁名灭皆空然。 注释 和 (hè):以诗歌酬答,并依照别人的诗歌的题材和体裁而作。山泽:山林湖泽, 泛指原野山丘河湖。此处代指陶渊明自己隐居的庐山之麓的乡村和大自然里,是 相对于高峻幽险的庐山而言的。见:表示被动,相当于 “被”。招:呼唤;邀请。 胡:何,为什么。乃:竟,竟然。踌躇:犹豫不决,停留,徘徊不前。 直:只,仅仅。故:因此,所以;表示因果关系。西汉司马迁 《史记 ·留侯世家》: “夫秦无道,故沛公得至此。”索居:独居于一地,孤独地散居。 辰:时光,日子。良辰:美好的时光。奇:珍奇,稀奇。西汉司马迁 《史记 ·吕 不韦传》:“此奇货可居。”这里是不寻常的意思。挈:提起。挈杖:持杖,拄 杖。西庐:指作者在柴桑县西部的旧居,具体地点难以考证。 涂:同“途”,道路。 茨:用芦苇、茅草盖的屋顶。茅茨:茅屋。《诗经 ·小雅 ·甫田》:“如茨如梁。” 东汉郑玄注:茨,屋盖也。”已就治:已经修补整理好。就,成。新畴:新开垦 的田地。畴,已耕作的田地。 谷风:即 “榖风”,指东风。凄薄:犹 “凄紧”,寒凉,寒意逼人的意思。薄: 迫近,接近。战国屈原 《九章·涉江》:“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现代古直 《陶靖节诗笺注定本》: “谷风宜和,而反寒,故曰 ‘转凄薄’。”醪:浊酒。 饥劬:饥渴劳苦。劬:劳累。 弱女:古代习俗,生女后即酿酒,并将此酒埋藏在山坡,等到其出嫁时再取出饮 用。此处为比喻薄酒。一说此诗中的 “弱女”乃陶渊明之女。男:喻醇酒。 栖栖:忙碌不安貌。共相疏:谓诗人己与 “世中事”相互疏远。疏:疏远,不亲 近。 称:符合,相当。《韩非子 ·王蠹》:“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奚:何,疑问词。 去去:不断消逝,指时间迁移。百年外:指死后。翳:隐藏,藏匿。《韩非子 ·内 储说下》: “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如:好像, 如同。战国列御寇 《列 子 ·汤问》: “日初出大如车盖。” 翳如:湮灭无闻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诗人闲话家常,回答友人刘遗民的提问,并对其表示安慰和 劝勉之意。 在陶渊明的众多诗文中, 《和刘柴桑》向来被人们认为是讨论陶渊明与佛教 关系的重要作品,而有人认为历来将其与陶渊明 “雅不欲予莲社”相联系得出陶 渊明反佛之说实为误读。清代吴瞻泰 《陶诗汇注》谓 “此诗为庐山无酒而发”, 张玉榖看作是 “别刘归家和刘之作” (《古诗赏析》),方东树 《昭昧詹言》却 说是 “和刘即自咏”。见仁见智的理解中,却折射出这首诗歌的潜在容量与张力。 题材上,这是首田园交游诗,融田园诗、交游诗于一体,首四句、末八句畅叙交 游,中间八句共话田园。 诗歌前四句组成一个独立整体。“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为刘柴桑的问 语,“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是陶渊明的答语,二者浑然地融于一体。援引 他人的问语入诗,一问一答,是陶诗的新创。陶诗 《饮酒二十首》 (其九)“褴 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直接镶田父语入诗;《九日 闲居》“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直接援引旁人的 规劝语入诗,而不是陶渊明的自述语。前两句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相问, 后两句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作答。陶渊明以“爵”、“虚罍”自比,表 示不愿受尘垢的沾染;“寒华”比喻入仕的营苟之人,“徒自荣”表明陶渊明不 愿效仿他们,人各有各的操行。从这四句一问一答的方式看,可能在此之前曾有 人劝仕过陶渊明 (如 《归去来兮辞》序云:“亲故多劝余为长吏”),陶渊明作 了这首诗表明长期归隐的心迹,算作回答。这种问答体的写作范式,对后来杜甫 “三吏三别”的创作影响很大。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是兴来之笔,半空劈面而至; “直为亲旧故, 未忍言索居”陡然作答,前句淡然,后句紧促,奠定了全诗的内容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5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