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兼爱》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
(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
一、文学文化常识
《墨子》:《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该书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墨子: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 ,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文化知识:①子。“墨子”中的“子”是对墨子的尊称。在文言文中,“子”指“您”,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②家、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诸侯的封地叫国。③大夫。本文中指职官等级名。周代官爵分公、卿、大夫、士四等;大夫之中又分上、中、下三等。④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二、重要词语释义
圣人(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以(把)治天下为(作为)事者也(判断句),必知乱之所自起(产生的地方),焉(于是、才)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治理)。譬(比)之如医之攻(医治)人之疾者然(一样),必知疾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不)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考察)乱之所自起。当(通“尝”,尝试)察乱何自起(宾语前置)?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孝敬)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宾语前置),不爱父,故亏(使动,使……亏损)父而自利(使动,使……受益);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即使)父之不慈(形作动,慈爱)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者亦然(这样)。盗爱其室(家),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使动,使……受益)其室;贼爱其身(自己),不爱人,故贼(名作动,劫夺财物)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卿大夫的封地),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卿大夫的封地),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使动,使……受益)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纷乱之事),具(完备)此而巳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假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像)爱其身,犹(仍然)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怎么施行)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通“无”,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通“又”)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通“又”)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怎么)得不禁恶而劝(鼓励)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互相)恶则乱。故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对墨子的尊称)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判断句)。
三、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当察乱何自起(通“尝”,尝试)
2.故不孝不慈亡(通“无”,没有)
3.故盗贼有亡(通“又”)
(二)古今异义
1.起不相爱
古义:互相亲爱、友好 今义:互相爱慕
(三)词类活用
1.故亏父而自利(使动,使……亏损;使动,使……受益)
2.虽父之不慈子(形作动,慈爱)
3.故贼人以利其身(名作动,劫夺财物)
(四)一词多义
1.爱
(1)诸侯各爱其国(动词,爱护)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2)此所谓乱也。
(3)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2.宾语前置
(1)父自爱也
(2)兄自爱也
(3)君自爱也
(4)当察乱何自起
(5)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
(6)视人身若其身,谁贼?
(7)视人家若其家,谁乱?
(8)视人国若其国,谁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阿房宫赋》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陈情表》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赤壁赋》必备文言知识分类归纳(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促织》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doc
- 《大学之道》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登泰山记》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归去来兮辞》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过秦论》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鸿门宴》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doc
- 《兰亭集序》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老子》四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论语》十二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好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庖丁解牛》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屈原列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师说》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石钟山记》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doc
- 《苏武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 《五代史 伶官传序》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