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考研资料-石器时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概述 2.分布范围 3.时间 4.类型、分期(会写就写) 5.文化特征:(一般写三个特征就可以了) ①社会形态、结构 ②农业、家畜、生产工具 ③遗迹(包括房址、墓葬、窑穴、作坊等) ④遗物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整理 北京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属直立人。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堆积中,同时出土大量石制品、骨器和用火遗迹。北京人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据铀系法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及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约 70 万至 20 万年。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北京人的头部保存的原始性质和爪哇人相似,因而它们同属于直立人发展阶段北京人的门齿呈铲形,有宽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下颌骨内面靠前部有下颌圆枕等,又表明他们具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北京人的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角器和用火遗迹。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石核石器较少,且多为小型。有砍斫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锤和石砧等多种类型以细小石器为主要成分的北京人石器,是华北旧石器时代两大文化传统之一,即“周口店第 1 地点 -峙峪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个传统不但在华北,而且自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后在西南、东北等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影响。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以后,特别是随后又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直立人的存在才得到肯定,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许家窑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末或中期初的人类化石。属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类型,也有人认为就是早期智人。发现于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和河北省阳原县侯家窑村之间。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或晚更新世初,据铀系法断代距今约 10 万年。许家窑人地点最初发现于 1973 年,1974~1975 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掘。与人类化石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石制品和许多骨、角器,以及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 许家窑人的体质特征总的来说,有的方面象北京人,有的方面却接近于尼安德特人。家窑人文化以石制品和骨、角器为代表。已发现石制品 1.4 万余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已发现石球 1079 个,数量之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人根据民族学资料推测,比较小的石球可以用作狩猎工具“飞石索”上的弹丸,大的可能是一种投掷武器。家窑人的石器,除石球以外,一般器形较小,加工精细。研究者认为,该文化属于华北的细小石器传统(有人称小石器传统),是北京人文化和峙峪文化之间的一个重要过渡环节。 丁村遗址/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1954 年由贾兰坡主持进行发掘,材料由裴文中等编写成《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遗址中出土有属早期智人阶段的丁村人牙齿化石,以及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突出特征的文化遗物。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早期。丁村人化石包括 3 枚牙齿,一为上内侧门齿,一为上外侧门齿,另一为下第二臼齿,全是右侧的。其大小、形状、颜色和石化程度相似,并且出土部位相近,应属同一个体,还发现一幼儿顶骨。从 3 枚牙齿的形态可以明显看出,丁村人是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将它归入早期智人阶段。 在丁村各地点发现石制品 2000 多件,石片石器有砍斫器、厚尖状器、小尖状器和刮削器。三棱大状器是丁村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器物,由于是在丁村首次发现的,所以又称为“丁村尖状器”。小尖状器都是用较薄的石片制成的,有的刃缘打制得相当平齐,反映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丁村的文化遗物既具有其他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共同特点,如以石片石器为主等,又具有独特的打制技术和石器类型。丁村文化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两大传统之一,既“匼河-丁村系”的代表,与西侯度文化、蓝田文化和匼河文化等存在着密切的源流关系。丁村人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 山顶洞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 年发现,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 18865±420 年。山顶洞的人类化石共代表 8 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山顶洞人的石器数量很少,总共 25 件,都不具代表性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的技术,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下室,尸体上及周围的赤铁矿粉,说明他们已经可能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 仰韶文化 1、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曾称“彩陶文化” 2、分布中心为渭河流域的豫西和晋南地区。 3、据放射性

文档评论(0)

lucyliu1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