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戏谑之风与六朝俳谐文学.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谈戏谑之风与六朝俳谐文学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清谈戏谑之风与六朝俳谐文学 1 一、清谈戏谑之风 2 二、清谈与俳谐小说 6 三、清谈与俳谐文 9 文2:六朝社会风气与六朝仕女画风 11 参考文摘引言: 20 原创性声明(模板) 20 文章致谢(模板) 21 正文 清谈戏谑之风与六朝俳谐文学 文1:清谈戏谑之风与六朝俳谐文学 摘要 关于清谈与文学的关系,学界关注较多的是玄学义理对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的影响。其实,从广泛的文化背景来说,清谈不等于玄谈,也不仅仅是学术探讨,它还包括了那些虽无关学理,却充满机智幽默的谈说辩论。清谈中的调笑戏谑之风,直接促成了六朝俳谐文学的兴盛。 关键词 清谈;戏谑;俳谐文学 作者简介 何诗海,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广东广州510275 清谈不等于玄谈,其内涵十分复杂。从严格的学术角度来说,它是一种“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活动”。只是史籍对这种学术谈论具体内容的记载并不多见,后人对此似乎也不特别在意。如果从更广泛的文化背景来看,从汉末开始一直延续到南朝的清谈,既包括了抽象的学术探讨,也包括了清议、人物品评、文义赏会等社会交往。换言之,逻辑清晰、推理严密的学术辩论,固然是清谈佳构,而那些不关学理却文采粲然、妙语连珠、充满机智和风趣的谈说辩论,也当属于清谈。史籍中对这一类清谈的记载比比皆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也多集中于此。本文即以这种比较宽泛的界定为前提,探讨清谈中的戏谑之风对六朝俳谐文学的影响。 一、清谈戏谑之风 明人吴瑞征把《世说新语》人物的语言特征归纳为雅言、捷言、形言、反言、偏言、超言六个方面,并强调“凡此六解,清论之宗”。其中捷言、形言、反言、偏言与清谈中调笑戏谑之风密切相关,充分表现了魏晋以来士人生动活泼的性格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随着玄学的兴起,礼教的松弛,士人的立身行事、言谈举止,不再如两汉那般循规蹈矩,矫情自饰,而是趋向任情率性,自由通脱。君臣、父子、夫妻、朋友等伦常关系,也不再那么戒律森严。调侃、戏谑蔚然成风,从而为清谈染上风趣、幽默的喜剧色彩。《抱朴子外篇?疾谬》这样批评这种风气:“不闻清谈论道之言,专以丑辞嘲弄为先(略)。嘲戏之谈,或上及祖考,或下逮妇女。往者务其必深焉,报者恐其不重焉。”葛洪在后人印象中,基本上是方术或神仙的形象。其实他十六岁即以儒学著名,其《抱朴子?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基本体现了儒家思想。在他看来,汉末以降士林戏谑成风,正是礼教陵迟、道德沦丧的表现。今人固然不必赞同这种观点,却不能忽视他所指出的普遍现象。《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操)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又同书《华佗传》注引曹植《辨道论》曰:“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并以为调笑。”可见,曹氏父子都不治威仪而深好调笑戏谑。吴主孙权也是善戏之人。《三国志?蜀书?费樟传》载:“亮以初从南归,以稗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衙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裨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可知三国虽然对峙,而好戏之风,南北无异。且看如下史料: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世说新语?言语十七》 晋文帝与二陈共车,过唤钟会同载,即驶车委去。比出,已远。既至,因嘲之曰:“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遥遥不至。”会答曰:“矫然懿实,何必同群。”帝复问会:“皋繇何如人?”答曰:“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世说新语?排调二》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君有勋邪!”(《世说新语?排调一一》)君臣之际,最严尊卑贵贱,上持威重则下怀恭敬。而司马昭以生理缺陷嘲笑、贬损臣下,已非为君之礼。身为人臣,既不宜动怒,又不甘被辱,于是巧引经典以高自标举,化解了尴尬,维护了尊严。第二例中,文帝唤钟会同车,却不待其上车即离去,已为戏弄之举,临了反责其失期,并呼其父名(会父繇,与遥同音)以为嘲谑;陈泰、陈骞与帝同车,亦不为置一言。钟会以“矫然懿实,何必同群”作答,表明自己不屑与凡俗为伍;八字之中,又巧妙嵌入骞父矫、帝父懿、泰父群、祖蹇(音实)之名,反击有力,占尽上风。文帝心有不甘,再次发难,却再次受挫。钟会少与王弼齐名,为清谈高手,精练名理,辞锋锐利,此翻较量足以见证。第三例元帝答殷洪乔,事涉闺帏,朋友私处,犹讳作此语,况于君臣之际、朝廷之上。魏晋世风之通脱好戏,于此可见一斑。 英国喜剧家康格

文档评论(0)

code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