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学习主题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文化交流的旅程 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1页。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2页。 招贤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博望侯张骞塑像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3页。 西域的含义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狭义: 广义: (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4页。 西汉疆域图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5页。 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示意图   公元前138—公元前126年,历经13年磨难的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的情况,反映了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6页。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度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国,继续打击匈奴。张骞和三百多个随员,带了一万多头牛羊和许多金银、丝绸、布匹等出发。张骞去乌孙国,因动乱无法与汉朝合作。张骞让随行人员分头访问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国,与许多国家结交。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7页。 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互通有无促进交流 成  效 未完成联络乌孙的任务 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 结  果 公元前119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26年 出发和返回时间 联络乌孙进攻匈奴 联络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 任  务 第二次出使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 说一说 张骞出使西域可以说是历尽千辛万苦,他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什么精神?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8页。 丝绸之路简图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9页。 胡葱(火葱) 黄瓜 胡萝卜 核桃 石榴 苜蓿mù·xu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10页。 音乐 舞蹈 宗教 葡萄 苜蓿 石榴 核桃 天马 先进铁器制作和造纸技术等 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 农桑 漆器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11页。 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一批带“胡”字的植物,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查阅一下资料,这些植物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12页。 在丝绸之路上曾有许多繁华的重镇,如楼兰古国,但现如今已经消失了。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13页。 敦煌莫高窟就是沿着丝绸之路留存下来的佛教石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14页。 为什么人们把这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称为“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绸享誉世界,中国被称为“丝国”。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因而这条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怎样的作用和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15页。 谈一谈 通过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张骞出使西域课件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16页。 *   早在商代,《伊尹朝献商书》中即已提及月氏。在《逸周书·王会解》中作禹氏,并云当时分布于周朝的正北方。《穆天子传》中作禹知,《山海经·海内东经》作月支。  《史记正义》引万震《南州志》说大月氏“人民赤白色”,似属于欧罗巴人种。研究中亚历史的学者普遍认为月氏的语言属印欧语系,说一种塞克语或东伊朗方言。据古希腊斯特拉波《地理学》记载,从希腊人手中夺取阿姆河以南巴克特里亚的是西徐亚(斯基泰)游牧民中的阿西伊和吐火罗等部落。巴克特里亚即《史记·大宛列传》中的大夏,被西迁的大月氏人征服。所以,许多西方历史学家认为阿西伊和(或)吐火罗就是大月氏。   秦、汉之际,月氏分布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包括后来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县)、肃州(今甘肃省酒泉市)、瓜州(今甘肃省安西县)、沙州(今甘肃省敦煌市)等地。   月氏是游牧民族,《史记》云:“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从有关月氏西迁以后的记载中,可以想见其传统的畜牧业在西迁前已具备一定基础。据三国康泰的《吴时外国传》记载: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为人众,大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东晋郭璞《山海经注》云:月氏国多好马;有大尾羊,即羬羊。《元中记》则十分夸张地形容大月氏“日及”牛的健壮说:今日取其肉,明日疮愈。   月氏原在匈奴之西,曾与匈奴多次发生冲突。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当时,月氏比匈奴强大。匈奴头曼单于遣太子冒顿至月氏作质子。头曼为了诱使月氏杀死冒顿,以便自己另立小儿子为太子,曾突然袭击月

文档评论(0)

宋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