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十三回》原文
赵主父饿死沙邱宫 孟尝君偷过函谷关
话说赵武灵王身长八尺八寸,龙颜鸟噣,广鬓虬髯,面黑有光,胸开三尺,
气雄万夫,志吞四海。即位五年,娶韩女为夫人,生子曰章,立为太子。至十六
年,因梦美人鼓琴,心慕其貌,次日向群臣言之,大夫胡广自言其女孟姚,善于
琴,武灵王召见于大陵之台,容貌宛如梦中所见,因使鼓琴,大悦之,纳于宫中,
谓之吴娃,生子曰何。及韩后薨,竟立吴娃为后,废太子章,而立何为太子。
武灵王自念赵国北边于燕,东边于胡,西边于林胡、楼烦,与赵为邻,而秦
止一河之隔,居四战之地,恐日就微弱,乃身自胡服,革带皮靴,使民皆效胡俗,
窄袖左衽,以便骑射,国中无贵贱,莫不胡服者,废车乘马,日逐射猎,兵以益
强。武灵王亲自帅师略地,至于常山,西极云中,北尽雁门,拓地数百里,遂有
吞秦之志。欲取路云中,自九原而南,竟袭咸阳。
以诸将不可专任,不若使其子治国事,而出其身经略四方,乃使群臣大朝于
东宫,传位于太子何,是为惠王。武灵王自号曰主父,主父者,犹后世称太上皇
也。使肥义为相国,李兑为太傅,公子成为司马,封长子章以安阳之地,号安阳
君,使田不礼为之相,此周赧王十七年事也。
主父欲窥秦之山川形势,及观秦王之为人,乃诈称赵国使者赵招,赍国书来
告立君于秦国,携工数人,一路图其地形,竟入咸阳,来谒秦王,昭襄王问曰:
“汝王年齿几何?”
对曰: “尚壮。”
又问曰: “既在壮年,何以传位于子?”
对曰: “寡君以嗣位之人,多不谙事,欲及其身,使娴习之。寡君虽为 ‘主
父,然国事未尝不主裁也!”
昭襄王曰: “汝国亦畏秦乎?”
对曰: “寡君不畏秦,不胡服习骑射矣。今驰马控弦之士,十倍昔年,以此
待秦,或者可终徼盟好。”昭襄王见其应对凿凿,甚相敬重,使者辞出就馆,昭
襄王睡至中夜,忽思赵使者形貌魁梧轩伟,不似人臣之相,事有可疑,辗转不寐。
天明,传旨宣赵招相见,其从人答曰: “使人患病,不能入朝,请缓之。”
过三日,使者尚不出,昭襄王怒,遣吏迫之,吏直入舍中,不见使者,止获
从人,自称真赵招,乃解到昭襄王面前,王问:“汝既是真赵招,使者的系何人?”
对曰: “实吾王主父也,主父欲睹大王威容,故诈称使者而来,今已出咸阳
三日矣,特命臣招待罪于此。”
昭襄王大惊,顿足曰: “主父大欺吾也!”
即使泾阳君同白起领精兵三千,星夜追之,至函谷关,守关将士言: “赵国
使者,于三日前已出关矣!”泾阳君等回复秦王,秦王心跳不宁者数日,乃以礼
遣赵招还国。髯翁有诗云:
分明猛虎踞咸阳,谁敢潜窥函谷关。 不道龙颜赵主父,竟从堂上认秦王?
次年,主父复出巡云中,自代而西,收兵于楼烦,筑城于灵寿,以镇中山,
名赵王城。吴娃亦于肥乡筑城,号夫人城。是时赵之强甲于三晋。
其年楚怀王自秦来奔,惠王与群臣计议,恐触秦怒,且主父远在代地,不敢
自专,遂闭关不纳,怀王计穷,欲南奔大梁,秦兵追及之,复与泾阳君俱至咸阳。
怀王愤甚,呕血斗余,遂发病,未几而薨。秦乃归其丧于楚,楚人怜怀王为秦所
欺,客死于外,百姓往迎丧者,无不痛哭,如悲亲戚。诸侯咸恶秦之无道,复为
“合纵”以摈秦。
楚大夫屈原痛怀王之死,繇子兰、靳尚误之,今日二人,仍旧用事,君臣贪
于苟安,绝无报秦之志,乃屡屡进谏,劝顷襄王进贤远佞,选将练兵,以图雪怀
王之耻,子兰悟其意,使靳尚言于顷襄王曰:“原自以同姓不得重用,心怀怨望,
且每向人言大王忘秦仇为不孝,子兰等不主张伐秦为不忠。”顷襄王大怒,削屈
原之职,放归田里。
原有姊名媭,已远嫁,闻原被放,乃归家,访原于夔之故宅,见原被发垢面,
形容枯槁,行吟于江畔,乃喻之曰:“楚王不听子言,子之心已尽矣!忧思何益。
幸有田亩,何不力耕自食,以终余年乎?”原重违姊意,乃秉耒而耕,里人哀原
之忠者皆为助力。月余,姊去,原叹曰:“楚事至此,吾不忍见宗室之亡灭!”
忽一日晨起,抱石自投汨罗江而死,其日乃五月五日,里人闻原自溺,争棹小舟
出江拯救,已无及矣。乃为角黍投于江中以祭之,系以彩线,恐为蛟龙所撄食也,
又龙舟竞渡之戏,亦因拯救屈原而起,至今自楚至吴,相沿成俗,屈原所耕之田,
获米如白玉,因号曰“玉米田。”里人私为原立祠,名其乡曰姊归乡,今荆州府
有归州,亦因姊归得名也。至宋元丰中,封原为清烈公,兼为其姊立庙,号姊归
庙,后复加封原为忠烈王,髯翁有 《过忠烈王庙诗》云:
峨峨庙貌立江傍,香火争趋忠烈王。 佞骨不知何处朽,龙舟岁岁吊沧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