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普通生物学》复习重点-第四章 营养——生物对物质和能的获取.docVIP

韶关学院《普通生物学》复习重点-第四章 营养——生物对物质和能的获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营养——生物对物质和能的获取 生物摄取营养物质的方式可归纳为自养(autotrophic nutrition)和异养(heterotrophic nutrition)2种类型。 绿色植物只需无机分子如H2O、CO2和一些元素,它们以日光为能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分子。这种以日光为能源的自养营养称为光合自养(photoautotrophic)。有些细菌也是光 合自养的(光合细菌)。还有些细菌不能利用日光,而是依靠无机物如S、H2、NH?等的氧化 取得所需要的能(化能合成作用),这种细菌称为化能自养细菌。化能合成作用产能不多,在 自然界的循环中不像绿色植物那样重要。自养生物向自然界摄取的物质都是无机小分子,这些 小分子一般都能穿过细胞膜,在生物体内不必经过消化分解就能畅通无阻。 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细菌都是异养生物。它们不能利用CO2和日光,它们必须从外界取 得有机物作为食物和能源,如多糖、脂肪、蛋白质等。这些有机物都是大分子,不能穿过生物 膜,只有在它们被消化成小分子,如多糖被消化为单糖、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之后, 才能 穿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所以,异养生物比自养生物多一个“食物加工”即消化的过程。 异养营养又可分为2种类型:①吞噬营养(phagotrophic nutrition)。这是动物的营养方式, 也称作动物式营养(holozotc nutrition),即吞食固体有机食物,在体内将这些食物消化、吸收。 ②腐食(生)性营养(saprophytic nutrition)。大多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原生动物如锥虫等,没有 摄取固体食物的器官,不吞噬食物,而是以体表吸收外界的溶解有机物,或分泌消化酶将食物 大分子在体外水解,然后通过体表吸收。食物腐烂就是由于细菌等微生物在分解食物的过程中 产生副产品所致。异养生物所需的有机食物归根到底是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营养类型是生物分界的主要依据之一。植物界是自养的,动物界是吞噬营养的,真菌界是 腐生营养的。但是有例外,如有些植物(食虫植物)发展了异养的功能,有些寄生动物如绦虫 失去了吞噬的功能,而发展了腐生营养的功能。原生生物有自养的、吞噬营养的,也有腐生营 养的种类。有些原生生物如金黄滴虫,甚至集3种营养方式于一身,这种情况正说明了原生生 物界的原始性。 自养营养——绿色植物的营养 绿色植物靠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等有机物。但是光合作用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全部需要。 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不过是CO2和水,这两者只含有C、H、O3种元素,而植物体的元素组 成却远远超过了这3种(见表1— 1)。蛋白质含N、核酸含P、叶绿素含Mg、细胞色素含Fe 等。由此可知,植物除CO2和水外,还需要其他多种元素。肥料有氮肥、磷肥和钾肥之分, 这正说明植物是需要N、P、K等元素的。 (一)二氧化碳的摄取 空气中约含CO20.022%,这是地球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全部碳源,含量虽微,却 足够植物之用。据计算,每年地球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约吸收2×1015kg的碳 原子,把它们转化为糖类,既供本身之用,也供全部生物界之用。 水生植物,如各种藻类通过体表从周围水中吸收溶解的CO2和无机盐类。陆生植物所 需的CO2靠叶从空气中摄取。 1、叶的结构和功能 叶的形态多种多样,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表皮组织、基本组织和维管组织3 部分所组成。 叶的上下表面是一层扁平透明,彼此紧密相接的表皮细胞。表皮细胞分泌蜡质的角质 层(cuticle),把叶面严密封盖,水分蒸发和气体出入的唯一通道是气孔(stoma)。叶的上下表 皮上都有气孔,陆生植物一般都是下表皮气孔多。水生植物,如荷花,气孔则集中在叶的上面。 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只有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guard cells)才有叶绿体。2个保卫细胞 之间的缝隙即是气孔。 上下表皮之间是叶的基本组织,称为叶肉。叶肉通常是由薄壁细胞所组成,含叶绿体, 光合作用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双子叶植物的叶肉大多分为2层。上层紧靠在上表皮之下,由并 列的柱状细胞组成,称为栅栏组织(palisade tissue)。栅栏组织之下,紧靠在下表皮内面的是海 绵组织(spongy tissue),细胞中叶绿体比栅栏组织少,所以叶片底面的颜色一般略淡于叶片上 面。海绵组织的细胞形状不规则,彼此相接成网,留有很多空隙,空气从气孔进入这些空隙,叶 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都来自这些空隙中的空气,细胞排放的气体也都通过这些空隙 从气孔逸出。有些植物叶肉中空隙特多,如梓树(Catalpa ovata),叶肉细胞与气体接触的面积 很大,比叶的表面积还要大十余倍。 叶脉(leaf veins) 是叶的输导组织。叶脉在叶中的分布情况随植物而不同(图5—2)。 松、杉等针叶一般只有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生风雪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如果有遇到文件不清或断篇的或者需要转换文件格式的情况请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完整的文档。文档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予以删除,谢谢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