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第三版)
参考答案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知识巩固训练
一、填空题
1.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其所能运用的资源主要有三种:物质资源、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的概念是由管理大师 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的实践》中首次提出。
3. 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企业所拥有的 人力资源。
4. 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 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
5. 人力资源由 数量和 质量两个方面构成。
6. 人力资源 精神 质量,即思想素质、心理状态,它决定人的工作态度和动机。
7. 理论界,通常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看作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之父,他的代表作是《论人力资本投资》。
8. 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 事 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 人 为中心。
9.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力资源规划 职能,是指系统地、全面地分析和确定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过程,以确保组织在需要时能够得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员工满足企业现在及将来各个岗位需要。
10. 自我实现人假设 的特点是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实现自治和独立,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以便适应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
1. 理论界,通常将( D )看作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舒尔茨
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 )。
A.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
B.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
C.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
D.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事”为中心。
3. ( C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
A.人口资源 B.人力资源 C.人才资源 D.劳动力资源
4. 人力资源( B )特点,是人力资源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其他资源进行生产,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工具、技术,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A.社会性 B.能动性 C.再生性 D.时效性
5. ( C )即对人进行投资所形成的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态度、创造力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A.人才资源 B.人力资源 C.人力资本 D.劳动力资源
6. 人力资源管理的( C )功能,是指借助于培训教育等手段实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A.获取 B.维持 C.整合 D.开发
7. 人力资源管理中( D )职能,是建立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良好工作环境,让员工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有效地工作,给企业带来长期的利益。
A.人力资源规划 B.绩效管理 C.培训与开发 D.劳动关系管理
8.人际关系理论是由( B )提出来的。
A.泰勒 B.梅奥 C.麦格雷戈 D.赫兹伯格
9. ( A )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人在本质上是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目的是获得物质上的报酬。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10.以下那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C )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D.一个安全需求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三、判断题
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率越高,表明可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数量越少。 ( 错 )
2. 人力资源精神质量体现在知识、工作技能、创造能力等能力水平上。 ( 错 )
3. 经济越发展,技术越现代化,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就越高 ( 对 )
4. 在所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一种能动资源。 ( 对 )
5. 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和使用,不具有时间方面的限制。 ( 错 )
6. 人力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性资源。 ( 错 )
7.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