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知识清单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远古人类的生活:
远古时期,人们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的地域内过着迁徙的生活。(主要活动是女性来完成)
2.原始农耕和畜牧:
(1)背景: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2)形成:大约1万年前,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3)表现:
农
业
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西亚: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东亚: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
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中美洲: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畜
牧
业
形成:畜牧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耕和定居生活的出现而产生的。
表现:世界不同地区的居民把几种主要的动物驯化为家畜。
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
距今约7000年前,中国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3.农业生产出现的意义:
(1)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①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从采集、渔猎转向农耕和畜牧,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②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
②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③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人类认识到天文知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促进了天文历法的较快发展。
②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地域
食物生产状况
土地制度与农业经营、社会生活
两河、尼罗河流域
大、小麦、山羊、绵羊、牛
王室、神庙、官员等占有土地;
古代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南稻北粟麦
①土地制度:井田制下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②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③精耕细作逐渐形成
古希腊地区
谷物、蔬菜轮作、葡萄、橄榄
公民拥有土地,普遍使用奴隶生产
古罗马地区
谷物生产为主,橄榄和葡萄
前期:土地国有,小农经济;
后期:土地集中于贵族或富人,小农逐渐破产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
1.男女地位的变化: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以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加剧——阶级产生——国家形成。(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美洲作物的外传
1.背景: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早期殖民扩张;③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④作物自身的优势,如玉米产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
2.表现: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来等,由西、葡殖民者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非等地
玉米
①欧洲:
玉米传入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
16世纪中叶,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②中国:
阶段: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
朝前期,玉米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 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遍布全国;
传播路线: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
种植方式:玉米从丘陵山地种植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
马铃薯
①欧洲:
马铃薯传人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
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②中国: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甘薯
①欧洲: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②中国: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辣椒
①欧洲: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
16世纪,辣椒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②中国: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番茄
①欧洲:
番茄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最初也是作为观赏植物
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经过改良培育,逐渐变得红润多汁、鲜美可口;
②中国: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③美洲: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欧亚作物传入
表现:粮食类:小麦、大麦、水稻
水果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
蔬菜类:黄瓜、豌豆
经济类:甘蔗等。
评价: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高二历史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 高一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件) 高一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高一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 高一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 高一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19课 辛亥革命(教案) 高一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 高一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