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污染物对生物影响;分子水平;污染物在各级生物学水平上的影响;第一节 污染物在生化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例如:
有机污染物常常可以诱导一些酶的生成,使新陈代谢发生变化。在机体酶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细胞微粒体酶系统,如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它的功能是增加水溶性代谢物和结合物的生成速率,从而很快地被排泄到体外,在这种情况下,代谢起解毒作用。;非防护性生化反应
■ 作用机理多样化
■ 结果之一是产生对生物体有害的影响
■ 例如
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
50%以上因抑制导致毒性效应。
■ DNA突变
;一、污染物对生物机体酶的影响;(一)污染物对酶活性的诱导;可能机理:
操纵基因去阻遏作用(Depression)
酶蛋白合成受结构基因、操纵基因和调节基因的控制:结构基因DNA转录成mRNA的速度由操纵基因控制,调节基因形成的内源基因阻遏蛋白可使调节基因失活,终止转录过程,进而使酶蛋白合成停止。污染物能与阻遏蛋白结合,使阻遏作用失效,操纵基因将不受操阻遏(去阻遏作用),酶蛋白增加。;;目前研究较多的被诱导酶有: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进行生物转化过程中的相I和相II反应的有关酶:
混合功能氧化酶系(MFO)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
尿二磷酸葡萄糖苷转移酶(UDPGT)
抗氧化防衡系统的酶系:
过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1.污染物对混合功能氧化酶活性的诱导
(1)MFO组成
细胞色素P450
NADPH —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NADH — 细胞色素b5还原酶
磷脂
(2)MFO的特征
MFO是电子传递系统,存在于大多数组织的细胞内质网上。引起的生物转化的反应特征相同,但底物、产物的化学特性差别很大,具多种催化功能。;(3)环境生物学中广泛研究的MFO
7-乙氧基异吩恶唑O-脱乙基酶(ECOD)
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ECOD)
芳烃羟化酶(AHH)
(4)MFO存在形式
存在于所有的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中,其作用是代谢非极性的亲脂性有机化合物,包括内源性化合物和外源性化合物。;(5)生理作用
参与体内的胆固醇、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的生物合成和代谢。
(6)解毒作用
能够代谢许多外源性化合物
(如多环芳烃和药物)
许多外源性化合物能从酶活性、酶蛋白和mRNA三个水平上诱导生物体内MFO活性。;(7)MFO的活性诱导剂
① 药物诱导剂(苯巴比妥型)
诱导肝脏MFO活性大量增加。
② 致癌物诱导剂(3-甲基胆蒽型)
包括苯并(?)芘等多种多环芳烃类;其诱导MFO活性的范围相对较小,主要影响是芳烃羟化酶(AHH)。
③ 甾族诱导剂(螺王内酯)
主要使ND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活性增加。;(8)MFO诱导的意义
■ 用于阐明污染物的作用机制、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机体的防御反应等;
■ 在分子水平上可以它作为敏感的生物监测指标,对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早期影响进行评价。
■ 例如:鱼体内的MFO的诱导反应极为敏感,在污染水体中鱼的EROD和AHH活性都有明显升高,并且鱼体内MFO的诱导有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9)应用
■ 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建立了以诱导鱼体内MFO活性来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方法。
■ MFO的诱导不仅受大量的天然化合物、人造化合物的诱导,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食物等。
■ 利用MFO的诱导监测环境质量的变化和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危害。;2.抗氧化防御系统酶
■ 产生
长期自然进化中,需氧生物建立了防御过氧化损害的系统。
■ 组成
水溶性组分:谷胱甘肽(GSH)、 维生素C
脂溶性组分:维生素E、?-胡萝卜素;
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等;■ 体内代谢可产生活性氧
活性氧是带有2-3个电子的分子氧还原产物,主要有O2-和H2O2等。
■ 体内代谢过程包括:
不同酶活性反应(如葡萄糖氧化酶);
线粒体、微粒体和色素体的多酶电子传递链;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如巨噬细胞)。;■ 环境污染物(如醌类、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金属螯合剂等)在生物体内进行生物转化时,同时产生氧化还原循环,不仅母体化合物产生的中间体产物本身是自由基代谢物,可与核酸、蛋白质共价连接,产生毒害,而且在氧化还原循环中产生了大量的活性氧。
■ 抗氧化防御系统可控制由体内代谢产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