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理因素与其对健康影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它处理 ? 观察对象一般不需调离振动作业,但应每年复查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轻度手臂振动病调离接触手传振动的作业,进行适当治疗,并根据情况安排其他工作。 ?? 中度手臂振动病和重度手臂振动病必须调离振动作业,积极进行治疗。 1. 频率与振幅: 大振幅、低频率:前庭功能异常、内脏位移 小振幅、高频率:组织内神经末梢 30-300 Hz振动对末梢循环和神经功能损害明显 同一频率振幅越大,危害越大 2.? 接触振动强度时间: 3. 操作方式和个体因素: 立姿(垂直振动)、 卧位(水平振动) 女性皮肤温度较低,对寒冷、振动等因素比较敏感。年龄较大的工人更易产生振动危害 。 4. 环境条件:寒冷 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1.控制振动源 2.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 5m/s2 3.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 4 .加强健康监护和日常卫生保健 预防措施 五 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 概 述 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均属于电磁辐射。 以量子能量是否小于或大于12电子伏特(ev),将电磁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高频听力易受损伤的解释 ①认为初期受损伤的是耳蜗基底部; ② 外耳道对高频音有共振效应。 噪声所致听力损伤的机制 长期强烈噪音致毛细胞纤毛机械损伤; 长期强烈噪音致耳蜗末梢血管痉挛。 听力损伤分级 轻度听力损伤26~40dB 中度听力损伤41~55dB 重度听力损伤56~70dB 噪声聋71~90dB 爆震性耳聋(explosive deafness) 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如进行爆破,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可因强烈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外伤,引起听力丧失,称为爆震性耳聋(explosive deafness)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睡眠障碍、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 心血管系统: 心悸、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不稳(长期接触 噪声者以血压升高为多见)、心电图ST段或T 波缺血性改变 听觉外系统不良影响 内分泌及免疫系统: 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免疫功能降低 生殖机能及胚胎发育: 月经不调,月经周期异 常、经期延长、血量增多及痛经 消化系统: 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胃紧张度降低、胃蠕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 影响工作效率: 听觉外系统不良影响 1. 噪声强度和频谱特征 强度大,危害大;高频低频 2. 接触工龄和每天接触时间 工龄长,危害大;每天接触时间长,危害大 3. 噪声性质 强度和频度经常发生改变的噪声稳定噪声 4.其他有害因素共同存在 振动、高温、寒冷或有毒物质共同存在 5. 个体敏感性与个体防护 影响噪声危害的因素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一)控制噪声源 (二)控制噪声的传播 (三) 制订工业企业卫生标准 (四) 个体防护 ?耳塞 20-30dB ?耳罩 30-40dB (五) 健康监护 (六) 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 振 动(vibration) 振动系指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或中心位置)作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 振动评价的参量 振动频率 位移 速度 加速度,单位为m/s2。 振动评价的参量 振动频谱 共振频率 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 共振频率(natural frequency) 任何物体均有其固有频率(natural frequency),给该物体再加上一个振动(称为策动)时,如果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基本一致时,物体的振幅达到最大,该现象称为共振,因此,该物体的固有频率又可称为共振频率(resonant frequency) 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 在固定接振时间为4小时的原则下,以1/3倍频带分频法将振动频谱中各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乘以相应的振动频率计权系数后所得的加速度有效值表示人体接振强度。 振动的分类与接触机会 局部振动 (segmental vibration) (1)风动工具:风铲、气锤、凿岩机、捣固机、 铆钉机等 (2)电动工具:电钻、电锯、电刨等 (3)其他高速转动工具:油锯,抛光机等 全身振动 (whole body vibration) 交通工具的驾驶、钻井平台、混凝土搅拌台、 振动筛操作台 ① 大强度,剧烈全身振动: 内脏位移,机械性损伤 ② 呼吸系统: 呼吸量增加,呼吸频率加快,低碳酸血症 ③ 神经系统: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