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的性质与运动.docx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以太的复活 以太的性质与运动 张景伦The Nature and Motion of the Ether以太的性质与运动 张景伦 The Nature and Motion of the Ether 以太的性质与运动 目录 TOC \o "1-2" \h \u 27762 第一章 以太的复活 3 19856 1.1. 以太的历史 3 29524 1.2. 否定以太后存在的问题 6 31262 1.3. 以太的复活 8 17199 1.4. 以太被抛弃的原因分析 17 16033 1.5. 以太的实验验证 21 15249 第二章 以太的物理性质 22 23899 2.1. 以太的密度 22 15068 2.2. 以太的温度T 26 29613 2.3. 以太的静态压强P0 28 18278 2.4. 以太粒子的质量m 29 15145 2.5. 以太的气体常数R 30 5832 2.6. 以太与空气比较 30 5155 第三章 以太的运动与密度分布 32 3231 3.1. 地月系 33 11765 3.2. 太阳系 36 21571 3.3. 银河系 50 PAGE 3 PAGE 3 PAGE PAGE 2 第一章 以太的复活 以太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设想的一种“最纯洁”的元素。1644年法国的笛卡儿首先把以太概念引入科学,提出了“以太漩涡说”,并认为以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以太是否存在?科学界已经争论了三百多年,在科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问题争论得如此激烈,参与争论的人数如此之多,争论的时间如此之长,而且直到现在还在争论之中,因为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无法控制以太,还不能对以太进行测量。 1.1. 以太的历史 回顾长达300多年的波粒之战,主要争论的是:光是什么? 关于颜色属性的导火索点燃了第一场波粒大战的战火,1660 年,胡克发表了他的光波动理论,他认为光是在以太介质中传播的波。惠更斯在 1690 年出版的《光论》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建立了著名的惠更斯原理。1807 年,著名的科学家托马斯·杨在实验室进行了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杨氏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惠更斯早年提出的光波动理论。但是,当时牛顿是科学界的权威,科学界对于微粒说深信不疑,对于双缝实验结果予以否认,对实验得出来的结论无情地封杀,并称之“荒谬绝伦”。 然而,在菲涅尔原理提出之后,特别是泊松斑的发现及傅科(水中光速测定)和赫兹的实验,则直接推翻了牛顿的微粒说,获得了第二次波粒大战的胜利,因此,19世纪的大多数物理学家相信以太的存在,19世纪末,以太论进入极盛时期。 为什么科学界对以太又否定了呢? 事情还要从光行差说起,1728年,布喇德雷对天龙座γ星进行了一年的观测,在一年内,恒星围绕它的平均位置走出一个小椭圆,得到的结论是:以太相对于恒星静止,或者说以太完全不被地球所拖曳。所以,人们不得不接受太阳系就是对应于以太静止的参考系,地球在这个以太海洋中以30km/s的速度运行,完全没有带动以太,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解释光行差现象——光的有限速度和地球沿着绕太阳的轨道运动引起的恒星位置的视移位。 在当时,人们认为光的传播介质就是以太,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动,就必然会遇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风,同时,它也会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这个问题的产生,引起人们去探讨以太风存在与否。如果存在以太,则当地球穿过以太绕太阳公转时,在以太运动的方向上测量的光速,应该大于在垂直方向上测量的光速。 时间到了1888年,迈克尔逊-莫雷为了证明以太的存在,在美国克利夫兰用干涉仪测量两垂直光的光速差值,但结果证明光速在不同惯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不但没有证明以太的存在反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 以太是波动学说的基础,波动理论需要以太这个使者提供合法性依据:以太充满太空,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必须相当坚硬以承载高速的光波,而又非常轻盈不致妨碍任何星体的运动。以太的怪异特性受到了敌对势力的攻击,也遭到了波动阵营的嫌弃。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理论,1923年,康普顿发现的康普顿效应,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据这一假说,电子也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直到 1927 年,戴维孙和革末在观察镍单晶表面对能量为100 电子伏的电子束进行散射时,发现了散射束强度随空间分布的不连续性。与此同时,汤姆孙用能量为2万电子伏的电子束透过多晶薄膜做实验时,也观察到衍射图样。电子衍射的发现证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395921251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工程技术任职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29日上传了工程技术任职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