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张去华传》阅读附答案及参考答案 .docxVIP

《宋史张去华传》阅读附答案及参考答案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PAGE \* Arabic 1 — 《宋史张去华传》阅读附答案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去华,字信臣,开封襄邑人。幼励学,敏于属辞。召试,授御史台主簿,属三院议事,不得预坐。谓所亲曰:“簿领①之职,非壮夫所为。〞即弃官归郑州,杜门不出者三载。 建隆初,始携文游京师,大为李昉所称。明年,举进士甲科,即拜秘书郎、直史馆。以岁满不迁,上章自诉,因言制诰张澹、卢多逊、殿中侍御史师颂文学短浅,愿得校其优劣。太祖立召澹辈与去华临轩策试,命陶谷等考之。澹以所对不应问,降秩,即擢去华为右补阙,赐袭衣、银带、鞍勒马。朝议②薄其躁进,以是不迁秩者十六年。荆湖平,命通判道州。去华上言:“桂管为五岭冲要,令刘鋹保境固守,赖之为捍蔽,若大军先克其城,以趣番禺,如践无人之境。〞有诏嘉奖。 从太宗征太原,监随驾左藏库,就命为京东转运使。雍熙中,王师讨幽州,去华督宋州馈运至拒马河,就命掌XX转运事。三年,知陕州,未行,着《大政要录》三十篇以献,上览而嘉之,因留不遣。会许王尹京,命为开封府判官。未几,有庐州尼道安讼弟妇不实,府不为治,械系送本州岛。弟妇即徐铉妻之甥。道安伐登闻鼓③,言铉以尺牍求请,去华故不为治。上怒,去华坐削一任,贬安州司马。 真宗嗣位,迁给事中、知杭州。两浙自钱氏赋民丁钱,有死而不免者,去华建议请除之,有司以经费所仰,固执不许。在洛葺园庐,作“中隐亭〞以见志。景德元年,改工部侍郎致仕。三年,卒,年六十九。 去华美姿貌,善谈论,有蕴藉,颇尚气节。然不饰边幅,颇为清议所贬,以是不登显用。 (《宋史·张去华传》有删节) :①簿领: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②朝议:包括有皇帝在的廷议或皇帝不在只有“九卿〞、“王大臣〞的集议。③登闻鼓,是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 4.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 A.不得预坐 预:预先,提前 B.愿得校其优劣 校:角逐、对比 C.澹以所对不应问 应:回应,回复 D.以是不登显用 显用:重用 5. 以下各句中,全都说明张去华“敏于属辞〞“尚气节〞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 ①上章自诉愿得校其优劣 ②有死而不免者,去华建议请除之 ③在洛葺园庐,作“中隐亭〞以见志 ④簿领之职,非壮夫所为 ⑤以趣番禺,如践无人之境 ⑥着《大政要录》三十篇以献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6.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 A.张去华从小就努力学习,在文章言辞上有一定的优点。后来被授予御史台主簿,但他觉得大丈夫不应久居人下,于是弃官回家乡,三载杜门不出。B.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张去华中了进士并被授予官职。任职满一年没被提拔,他就上奏章指张澹、史师颂等文学短浅,乐意与他们一较高低。 C.雍熙三年,张去华知陕州,未出发时,写下三十篇《大政要录》献给皇上,皇上因此留下了他。后任开封府判官被尼姑控告而削官,贬为安州司马。D.宋真宗时,张去华任杭州知府。建议免除已死去那些人的人丁赋税,有关部门借口经费所仰,固执不许。后来在洛修建园庐,作“中隐亭〞以表现心志。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文。(10分) (1)朝议薄其躁进,以是不迁秩者十六年。 (2)道安伐登闻鼓,言铉以尺牍求请,去华故不为治。 参考答案: 4. A.(预:参与、加入) 5. C.(②说明张去华体恤民情,关爱百姓。⑤说明他有见识,有战略眼光。可能稍有争议的是:③张去华的主张没有被采用,愤而在洛阳建园居住以“见志〞,应当也是“尚气节〞的表达;⑥写下洋洋洒洒的三十篇《大政要录》,应当是属文缀辞的表现,但内容却是施政方略,有点与题若即若离,所以正确选项里没选它) 6. A.(“大丈夫不应久居人下〞错,壮夫,意思是大丈夫,但“久〞字没有依据,应是他认为这职位没有决定权,“不得预坐〞,就无法尽展其才,所以才说:“簿领①之职,非壮夫所为。〞) 7.(1)朝臣们在集中评议(张去华)时鄙薄他的急于进取(热衷于仕进),因此(张去华)有十六年都没有得到升迁。(句意2分,“薄〞“ 躁进〞和“ 不迁秩者十六年〞的句式)(2)道安敲响登闻鼓,说徐铉用书信向张去华求情请托,(所以)张去华有意不惩治。(句意2分,“伐〞“ 尺牍〞“ 治〞)

文档评论(0)

183****5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