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文体论之寓言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文学文体论之寓言 一、寓言的概念和要素 1、概念 《寓言篇》说:“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释文》对此解释是:“寓,寄也。以人不信已,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 所谓“藉外论之”,就是指作者直接出面发表的见解,不如假托一个人物来说更有说服力。只是庄子一书中所说的寓言,不过是虚构人物借题发挥式的大段议论。可见,“寓言”在当时并不是特指一种文体,而是指借他人所说的话。 此后,人们对这一概念做了许多宽泛的理解,将“寄寓之言”、“意在此而言寄于彼”等写作技巧、表现手法也称之寓言,也产生了一些其它的称谓,诸如偶言、储说、譬喻、蒙引、况义等。 1902年,林纾与严璩合译出版了新本《伊索寓言》。1917年,茅盾整理出版了《中国寓言(初编)》。至此,中国学术界对寓言文体的称谓取得了统一。 什么是寓言? 从形式看,寓言好像短小的童话,却又不是。童话的情节比较曲折,幻想丰富,趣味比寓言浓厚,但教训的味道没有寓言明显浓重。 从内容来看,寓言又好像故事,尤其像动物故事,但又不是。动物故事主要在于描述某种动物的性格、状貌、生活习惯,是一种知识读物,其思想的深刻不如寓言。 从文学虚构的角度看,寓言又好像小说,但又不是小说。小说的内容复杂,篇幅比寓言大得多,但想象没有寓言多;寓意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小说的寓意融于情节与形象之中,寓言的寓意以哲理性思考的形式出现。 从形式看,寓言又像格言,但又不是格言。格言没有寓言具体完整 那么,何为寓言,应从寓言的自身命题来理解。 寓——寄托之意;寓言:寓意之言,把深刻的道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的故事里,即用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一个简单明了的具体事件指出一个教训,就是寓言。所以也有教材概括为:隐含深刻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 2、寓言的要素 由于寓言以文本的故事形式寄托深刻的寓意,因而其文本本身为两个层面的意义构成,这两个层面的意义就是寓言不可缺少的要素,即故事、寓意。 故事——寓言的表层,由寓言人物、寓言情节、寓言环境构成,(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寓意——寓言的深层,通过故事所传达出来的具有哲理性的深刻意义。 (某种教训性) 故事和教训性是构成寓言这一独特文体不可缺一的要素,二者相互依存。正如法国寓言大师拉封丹的比喻:“一个寓言,可以分作身体与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好比灵魂。”例:《伊索寓言》中的《狼和狮子》此寓言故事和教训相互依存,形象地告诫人们: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寓言是一种寄托着教训和哲理的简短故事。 寓言的要素: 寓意 故事 寓意的类型: 明寓:用独立的文字形式出现在作品中。(一般位于故事之后或开头,如《农夫和蛇》的故事。) 暗寓:没有寓示性文字,但整个故事处处在暗示,竭力让读者发现其中的寓意。如中国古代寓言《愚人买鞋》 二、寓言的历史发展 寓言并不是儿童文学的体裁,它自古以来就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但它的最早发源地却集中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等文化发达、历史悠久的国度和地区,故而将古希腊、印度、中国视为世界上寓言的三大发祥地。 公元前6世纪是古希腊也是世界寓言史的光辉时期,被称为“寓言之祖”的伊索在此时出现了。现存的《伊索寓言》就是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存留下来的寓言总集,它们归于伊索名下,但非全部为其所作。开创了西方寓言的先河。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墨特里俄斯编成第一部散文体《伊索故事集成》。这是古代文献中提到的最早的希腊寓言集,但今已散失不存。现存最早的希腊寓言集是公元前2世纪巴布里乌斯编著的寓言诗集,因为大部分是根据流传的伊索寓言改写,故称《伊索寓言》。 印度的寓言主干是民间寓言和佛法寓言。编成书的寓言集(包含童话、故事)有《五卷书》等。《五卷书》因有五卷(依次为《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和战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不思而行》)而得名。《五卷书》属古印度梵语文学时期的作品,梵文原本已失传,这些译本已散失。公元8世纪,阿拉伯作家伊本·穆格法由巴列维文和叙利亚文译成阿拉伯文,又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取名《卡里莱与迪木乃》。 中国寓言经过漫长的酝酿期,在我国战国后期出现了高潮,这个高潮是伴随着“百家争鸣”的政治局面而出现的。先秦诸子文集和史书中几乎都包含寓言,总数在千篇以上。如庄子的《井底之蛙》;韩非子的《曾子杀猪》;《吕氏春秋》中如《拔苗助长》。 寓言的起源 1、神话与传说是寓言的摇篮 2、民间动物题材故事是寓言发展的土壤 中国寓言的发展 公元前11世纪初具雏形: (一)先秦寓言——哲理寓言 政论寓言 《庄子》——“望洋兴叹” 《列子》——“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韩非子》——“买椟还珠 《吕氏春秋》——“唇亡齿寒”“刻舟求剑” 《战国策》——“南辕北辙” 先秦时期是中国寓言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此时期寓言依附于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