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二).docx

2022春《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二)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行政问责暂行办法”、 “行 政过错追究暂行办法”。 2004年4月,中央又批准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因公辞职”、 “自愿辞职”、 “引咎辞职”、 “责令辞职”作了严格规范。 200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问责官员 的7种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一)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二)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 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 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四)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 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 (五)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 (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七)其他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行 为的。 “官员问责”制给中国各地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一种风险职业。 这就要求政府官员转变观念,从“当官有权”到“当官有责”。特别是党的十二大以来,更 加强调对官员的问责,2020年以来各地问责了许多不同层面因履行疫情防控职责不力和违 反疫情防控纪律要求的官员。 事实上,问责越来越多,问责惩罚程度越来越重,但有关官员问责处罚招致的种种非议 也一直伴随:正职问责少于副职问责;党委书记问责少于行政首长;何种情况下主管正职官 员也要辞职;问责变成“暂时受点委屈”;运动式问责等等。 对于上述关于问责问题,你是否有过关注与研究?具体应该如何规范?问责主体是谁? 问责对象是什么?问责范围多大?问责程序如何?问责后的后续处理如何规范?如何确保 执纪问责科学精准稳慎有效,防止泛化简单化? 你可以进行纯理论的探讨,也可以就某一具体实例进行相关从理论到实践的剖析,形成 一篇小论文,不少于1500字。 公共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的构建与完善 摘要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地方政府的行政责任问题因其对行政法理论建设的重要价 值而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文献出发,认为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 行政问责问题主要表现为异体问责的缺乏以及立法的不健全。对此应从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信 息公开度、公民参与度、立法及异体问责等方面加强地方政府的问责,从而推进地方政府行 政问责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公共危机地方政府行政责任 中图分类号:D2631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 社会的稳定。如2003年“SARS”事件的发生,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长孟学农被撤消了 党内职务,期间上百官员被问责;2008年汉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期间处置了“不作 为”干部28人,其中免职15人,破格提拔干部19人。2012年7月21 日首都北京遭遇了 61年来最大暴雨,截止22日因灾死亡人数为37人,暴雨灾后,北京市长、副市长辞职。 此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在仅在几年时间之内竟连续发生数起,可见,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 仍然需要政府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官员问责制”, 进一步强化了问责制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一、文献回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化政府官员的责任已成为世界各国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趋势。 而问责制作为一种制度首先出现于近代英国,“官员问责制”是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常见 现象,它所体现的是“责任政府”的原则,也是体现民主和宪政原则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 在公共行政领域,对行政问责概念进行明确规范界定的的书籍以美国学者杰.M.谢菲尔茨主 编的《公共行政实用词典》(1985)和《公共行政与政策国际百科全书》(1998)较有代表 性。这些著作对“问责”的概念界定为:“问责是指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一种关系,即获 得授权的代理方有责任就其所涉及的工作绩效向委托方做出回答”。 美国学者罗姆瑞克认 为问责是在公共行政人员和其相关联的授权群体之间通过相应的问责机制、程序和战略设计 去传达后者的期望。 在我国,自2003年“非典”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以来,问责制已经成为续党内民主和 村民选择之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内容。对于公共危机处理时的行政问责,国内学术界 对政府问责制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个方面:第一,关于行政问责制的概念界定。有的学者认为 行政问责制是公众对政府进行问责

文档评论(0)

君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