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0
巢湖市天河生态护坡工程
彩
钢
围
栏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2015年12月3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原则
三、工程概况
四、人员、设备进场
五、彩钢瓦搭设方法
六、确保工期的措施
七、安全保证体系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八、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
九、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十、附图:附图一 现场围挡施工范围平面图
附图二 彩钢瓦立面图
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编制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安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巢湖市天河生态护坡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安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巢湖市天河生态护坡工程项目工程施工图、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2、工程施工现场条件及本工程具体特点。
3、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拟投入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
4、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二、编制原则
1、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2、遵循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技术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3、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该标段工程特点,突出体现城市施工中交通疏解、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把交通疏解、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作为重点内容,制定专题方案,确保使施工对城市环境和城市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体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施工作风和精神风貌。
4、体现“安全第一、防范结合”的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
5、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
配备技术能力强、有丰富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同时,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充分应用“四新”成果,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作用。
6、遵循专业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
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形式,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7、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
使IS09001质量标准体系在本项目工程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8、遵循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有关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创建“文明施工现场”。
工程概况
3.1 工程名称: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巢湖市天河生态护坡工程
3.2 项目概况
本工工程共包括2个子项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1)“天河洗耳池连通涵”。工程位于巢湖市城区官圩路,主要内容为新建1条洗耳池至天河连通涵,包括进水闸门井、箱涵及排水口,连通涵最大设计流量为16m3/s。
(2)“东坝拆除交通恢复工程”。由于东坝上下游都新建了桥闸合一的桥梁,东坝的蓄水功能已被完全替代,拆除东坝,使得上下游的湖水能活起来就变得势在必行。
工程规模
(1)天河洗耳池连通涵
连通涵设计断面净尺寸为3.5×2.4(h)m,最大设计流量为16m3/s。
(2)东坝拆除交通恢复工程
本工程在原东坝口原址改建桥梁。起点与终点均与现状官圩路顺接,道路桩号范围K0-000.512至K+119.403,全长约120m。规划红线宽14m。桥梁范围为桩号K0+020.16至K0+108.16,桥长88m。工程内容包括工程范围内的桥梁、道路、照明等分项工程。
四、人员、设备
4.1 人员、设备到位情况
根据合同要求,我部现场主要人员和设备已全部进场
五、彩钢瓦搭设方法
5.1、基础:基础做到平整、夯实、不留空隙,没有软土和杂物。
5.2、架管:架管采用直径Ф48mm壁厚3.2mm钢管,绑扎采用用直角扣件、十字扣件、回转扣件和对接扣件连接。
5.3、彩钢围栏为天蓝色,高1800mm、宽850mm ,采用绑扎丝固定在水平杆上,每块彩钢板连接处无缝隙。
A、 水平杆:长6米,上下各1根,无弯曲,保持水平,横杆间距为1.3米。
B、 立杆: 固定上下水平杆位置,高1.5米,无弯管,立杆间距为3米。
C、 斜拉杆:斜拉杆整个架体的受力杆件,在架体的每个节点上均设置斜拉杆,并沿立杆交错设置,并要求两端均设直角扣件,长1.8米。
5.4、 摆放位置:整个架体摆放在紧靠路侧石道路一面,且做到不影响交通及市民生活,做到安全第一,排除安全隐患。
5.5、 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