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随着细菌的增殖生长,细菌会释放一些自诱导物(auto-inducer, AI),自诱导物的浓度随着细菌种群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多,达到一定阈值后反作用于细菌使其发生一系列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细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图1)[1]。1970年,Nealson和Hastings[2]通过研究海洋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的发光与生长时期的关系,论证了细菌荧光素酶的合成受转录水平的控制,并首次提出了“自诱导”的概念,该细菌发光的现象受细菌群体感应的控制。细菌群体感应作为细菌种内和种间相互联系的一种调控方式,有着相对清晰的机制和简单可控的元件,通常被应用于合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RISPRCas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在玉米中的应用.docx
- lncRNA在动物脂肪沉积中的研究进展.docx
- microRNA治疗在癌症及其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docx
- Pd-1基因敲除小鼠构建及初步表型验证.docx
- SIRT3抑制线粒体自噬并减轻高糖加重的神经元缺氧再灌注损伤.docx
- sly-miR399在番茄抗晚疫病中的初步探究.docx
- 毕赤酵母底盘芳香族氨基酸合成途径改造生产肉桂酸及对香豆酸.docx
- 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对酿酒酵母生长及细胞内氧化状态的影响.docx
- 柴油生物酶催化氧化脱硫的研究进展.docx
- 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