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17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山东省临沂市2017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7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古文字学家研究,殷墟甲骨文中商王用于称呼死去的父王的“帝”,与金文的帝(啻)考的“帝”和见于典籍的嫡庶的“嫡”,是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属词。这说明(???) 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色 B.父系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皇权来源于宗法祭祀 D.古文字是文明重要载体 2.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B.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 C.土地兼并逐渐加剧 D.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 3.韩非子“观往者得失之变”,创作了《孤愤》《五蠹》。秦始皇读后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秦始皇感叹的原因是韩非 A.主张集权政治和耕战思想 B.适应潮流最早提出法治主张 C.成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D.文章构思精巧并且寓意深刻 4.《辞海》称:“唐以后特派负责某种政务者称使,如节度使、转运使等。”唐朝,中央由工部下的屯田郎中和司农寺主管屯田、营田,而州郡却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中央由工部、少府监和将作监主管手工业生产,州郡亦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于是才有营田使、盐铁使、群牧使等使职的设置。材料反映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是 A.唐朝现行官制的弊端 B.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 C.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 D.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 5.明初规定:“在京工匠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歇工停给。”1391年,进一步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匠,“量其劳力,日给钞贯”。这主要说明明初官营手工业 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限制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6.明清鼎革之际,学者转入对儒学典籍的辑佚和校勘,以“礼学”代“理学”,希望重塑原始儒家关于“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的礼乐秩序。这种现象 A.助长了心学空谈心性之风 B.体现了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 C.加剧了思想专制和文字狱 D.导致程朱理学丧失统治地位 7.李鸿章1890年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除挪用若干“官款”,又请准了专利10年的特权。按照这个特权,除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外,并可减免税厘,而李鸿章请准这一专利的借口是为中国挽回利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里的利权应该指列强在华办厂权 B.体现了李鸿章捍卫国家主权的立场 C.清廷对技术专利权的保护非常严格 D.上海机器织布局应是官商合办企业 8.郭嵩焘出使英法后眼界大开,认为李鸿章积极购买兵器,派学生学习西方利器,“徒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也”,郭嵩焘这一认识 A.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体西用 B.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 C.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D.加快了留学事业的发展 9.康有为本来是想借孔子改制的理论为变法找到理论依据,推动政治变革,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但一般士子难以接受,还引起了整个官僚、士大夫阶层的不满,甚至原本支持变法的不少人也要求销毁《孔子改制考》。这表明 A.儒学已经被士人和官僚抛弃 B.孔子的社会影响力较小 C.孔子成为人们心中文化符号 D.儒学应与历史潮流吻合 10.清末云南留日学生杨琼说,学习汉字费时过久,“此在古世,事物简单,自应尔尔。若至今世,事物复杂,竞争又复剧烈,而欲执此以求新学问、普教育,是犹策蹇驴以蹑飚景,其何能济事!”这种感受产生的背景是 A.“欧风美雨驰而东” B.“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C.“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D.“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11.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行销达一万六千份,蒋介石是这本刊物的经常读者,毛泽东自称受这本期刊影响深远。此刊畅销是因为其 A.反映国共两党的心声 B.代表社会主流舆论 C.启蒙救亡的爱国立场 D.指导中国救亡运动 12.导致下表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期别 时间 入学人数 毕业人数 黄埔军校第三期 1924.10—1926.1 1300 1233 黄埔军校第四期 1926.3—1926.10 2680 2654 黄埔军校第五期 1926.11—1927.8 3300 2418 黄埔军校第六期 1927.10—1929.5 4400 3970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外来势力的干涉 C.国共两党的分裂 D.社会经济的停滞 13.《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保证一切抗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各学科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