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地貌学-我国大地构造.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节 我国大地构造大地构造是指大范围乃至全球范围内地壳运动的作用力及它所导致的地球构造或形态。从全球规模的角度研究地球构造的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它力图解释地壳运动的方向、性质、时空分布规律及动力来源问题。 槽台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地质力学学说 地壳均衡学说等一、槽台学说地壳可以划分为强烈活动的地槽和相对稳定的地台两个大地构造单位。它们在上述地质作用中具有不同的特征。(一)地槽与地台 1.地槽 主要表现为早期强烈拗陷,接受巨厚的沉积物;晚期经 造山运动褶皱成山,有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平面上呈长 条状,多表现为巍峨的山势。 2.地台 是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它的活动性较弱,平面上呈近等 轴不规则形状。在地貌上常表现为平原、高原。 A.沉降阶段地槽演化的一种模式(引自Robert,Postes,1979)B.构造变形阶段C.强烈隆起阶段(二)构造阶段(造山运动) 某地区地壳下降开始,上升结束—— 为一个构造阶段。 自寒武纪以来,全球主要有以下构造阶段: 1.加里东构造阶段。早古生代,在我国也叫广西运动。我国北方上升为陆地,南方为海洋,形成南海北陆的地理格局 2.海西构造阶段。晚古生代,又称天山运动。天上褶皱成山。 3.印支—燕山构造阶段。中生代,分别为三迭纪和侏罗—白垩纪。南方上升为陆地,结束南海北陆的地理格局,并因南北的挤压形成东—西向的褶皱构造。 4.喜马拉雅构造阶段。新生代,青藏高原隆起。二、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生于柏林, 提出了大陆漂移、大西洋两岸陆地的藕合性。100年前,1910年的春天某日,30岁的魏格纳像往常一样,在看一幅悬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研究暖流、寒流在世界范围内的走向。看着看着,他突然被一个奇妙的现象所吸引:在大西洋的两岸,南美洲巴西的一块突出部分和非洲喀麦隆凹进去的部分,形状恰相吻合。如果移动这两个大陆,使它们靠拢,两块大陆不正好镶嵌在一起了吗?这是怎么回事?莫非在遥远的古代,这两个大陆本来就是一个?莫非在亿万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本来就是一块,它在漂移,慢慢开始分离、移动后才成为现在这个模样?这一大胆的念头在恰逢“而立之年”的魏格纳脑中闪过。1912年1月,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和马尔堡科学协会上分别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和“大陆的水平位移”的讲演,刊登在德国《地质学杂志》上。后来,他又赴格陵兰探险。1915年完成专著《海陆的起源》,时年35岁。1930年10月,50岁的魏格纳为了回应传统的海陆固定学派“权威们”的种种责难和攻击,重返格陵兰重复测量以期获得格陵兰向西漂移的证据,不幸遭遇强大暴风雪的袭击身亡。由于传统学派的围剿和魏格纳的去世,大陆漂移说在20世纪30年代后日趋沉寂。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古地磁学的兴起以及遥感、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学家找到了大量证据证明,各大陆确实发生过大幅度的漂移。1984年,美国航空局应用激光和射电望远镜,第一次精确测出了各大陆缓慢漂移的数据,这些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以大陆漂移说为基石,科学家又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这些理论被认为是地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堪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媲美。 寻找证据——板块分离类似报纸撕开大陆漂移的证据地形耦合古生物化石地质构造古冰川气候大洋底岩石的年龄地形耦合证据——以海平面以下915m等深线进行拼合最好古生物证据 非洲和南美洲均发现石炭纪—二叠纪时陆生动物水龙兽化 石,它们与其他州发现的同时期爬行动物群极为相似。 羊齿类植物、蜗牛等小动物,在3亿年前的冰川时期曾广 泛分布于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如果大陆不相连的话,不能越过大洋的这些动植物是不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大陆上的。 古生物证据——水龙兽地质构造证据:南极洲上发现大量的煤矿,说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是湿润的植物繁殖区。构造带(造山带)的连续性古冰川证据动力从哪里来?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无早于侏罗纪以前的地层(岩石)洋中脊岩石新, 近大陆的老洋中脊两侧地磁对称分布转换断层这说明什么?大洋中脊冰岛是洋脊唯一出露海面形成的岛屿,经常有玄武岩浆喷发,这是1973年喷发情景。深海底洋中脊玄武岩浆涌出形成熔岩。通过/Pages/tech/tech_1_echodepth.html声纳系统绘制的洋脊地形 大西洋底大洋中脊裂谷转换断层。它们将洋中脊错开的水平距离可达数百至上千公里,这是地表大规模水平运动有力的证据。 洋底地貌大西洋、太平洋底岩石年龄的对称分布动力—地幔对流海底扩张--地磁对称分布地球磁场倒转的机理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依据,大体可以理解成地核流动方向的变化导致电流方向发生变化所至。周期为45万年,逆转的过程平均需要7000年倒转。 板块构造学说已

文档评论(0)

极研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SAC证券行业专业人员持证人

承接各类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详情加v:JiYan-edu

认证主体天津西青区极研智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1日上传了SAC证券行业专业人员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11MA07276K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