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古诗三首隆昌市迎祥小学 杨雅洁 ——·新课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古往今来,许多的诗人都歌颂了这大好的河山。你能背诵几首描画祖国各地风景的古诗吗?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唐】李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望天门山唐 ? 李白 ——·走近诗人·——李白(701年-762年)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诗文想象丰富,意境奇妙。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赠汪伦》《将进酒》等 自由读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初读感知·—— 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初读感知·——//////// 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朗读时,一定要读出其中的磅礴和雄壮。 ——·知识锦囊·——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天门山景致的感受吗?先和同桌说说,再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讨论 ·—— ——·诗意解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中断】斩断,断开。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 地,所以叫楚江。【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注 释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翻 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借山势突出水的汹涌。 ——·诗意解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突出;出现。【日边来】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 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注 释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翻 译 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后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请你小声跟着朗诵,体悟诗中的豪放之情, 朗读时,一定要读出其中的磅礴和雄壮。 ——·整体感知·——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地展开。 ——·艺术特色·——望“望”字统领全诗① 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② 山形水色,雄奇壮美的景色,在诗人的“望”之下展开。③ 随船而望,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 ——·结构梳理·——天门中断 开碧水东流 回山水相映雄奇秀丽青山 相对出孤帆 日边来动静结合 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练一练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 练一练 2、《望天门山》一诗中提到的楚江指的是( )中下游一带。全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 )的景色 。 长江 雄奇秀丽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