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听障儿童需要怎样的绘本.docx

特殊教育:听障儿童需要怎样的绘本.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听障儿童需要怎样的绘本 绘本又称图画书,它依靠一系列图画和文字的互动来呈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主题和思想,也彰显着作者的个性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绘本直观形象,趣味性强,兼具教育性、文学性、艺术性等特点,适合全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阅读。作为一种灵活的教学资源,绘本同样适合语言的初学者,如第二语言学习者和听障儿童。国外研究者认为,精心挑选的图画书可以为这些学习者提供受控的语言样本,它们适切、真实并且易于上手,为学习者提供了深度处理语言的机会 ,为进一步交流沟通铺平了道路, 从而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当前,绘本在听障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特殊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但一本优秀的绘本究竟出色在何处,对听障儿童的发展又有何作用和价值,这些问题尚缺乏深入的探索。本文以英国著名绘本《熊会滑雪吗?》为例,通过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教育价值,对听障儿童的绘本选择问题进行反思,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一、《熊会滑雪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绘本《熊会滑雪吗?》是由英国听障诗人雷蒙德·安特罗伯斯根据个人童年经历创作的经典绘本,画者波莉·邓巴也是一名来自英国的听力障碍人士。作为市面上不多见的听障主题绘本,该书从一只患有听力障碍的小熊的视角切入,以第一人称讲述听障儿童不同于健听儿童的生活、学习细节。尽管该书也涉及小熊在学校的遭遇,描述了无声世界里的种种困惑,但贯穿全书的是一种活泼乐观、明朗向上的基调。小熊喜欢“响亮的颜色”,喜欢感受雪中的自然,虽然因为听力障碍在学校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但他总能找到释放负面情绪的途径。面对初戴助听器的身心不适,小熊在爸爸的帮助下获得了自信与勇气,最终找到了“熊会滑雪吗?”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独特的悬念设置 设置悬念,营造欲扬先抑的效果,是写作的常用技巧。它的运用不仅可以使情节生动有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还可以强化主题,表达新颖深刻的思想。在绘本《熊会滑雪吗?》中,最典型的悬念是因为“听错了”而产生的误会。在英语中,“Can you hear me?”(你听得到我说话吗?)与“Can bear ski?”(熊会滑雪吗?)的口形看起来相近,所以听不见的小熊误认为大家在问他“熊会滑雪吗”。此外,小熊的错误理解也与周围的情境有关。绘本画面显示,小熊第一次被别人问这个问题时,他刚好在一边吃早餐,一边看电视里正在播放的滑雪运动,于是,他很自然地将这个问题同自己看到的画面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个绝妙的隐喻——小熊听错是因为他看到了电视里的滑雪运动,因“看见”而“听见”,继而变成了心中的所思所想,这是听障儿童常会面临的认知误区和沟通困境。而当悬念最终揭晓后,读者一定也会和小熊一样,发出一个长长的、恍然大悟的“哦”,然后会心一笑。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孩子们能够明白,生活中少不了这样由听障所引发的误会,但它一定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谅解,而自己也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应对办法化解这些“美丽的误会”。 (二)特有的移觉手法 移觉是指通过词语的转义移用,将不同感官获得的感觉互相打通的一种修辞方式。钱钟书从文学创作角度将其称为“通感”,认为“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听觉能力缺失的儿童往往更加依赖视觉,而其视觉感受能力也优于常人。虽然听觉障碍让小熊的世界变得一片寂静,但作者充分运用通感来表现“无声”中的“有声”,让更多的人了解听障人士眼中的独特世界。比如,小熊说“我就是喜欢响亮的颜色”,这是通过听觉呈现视觉,用形容声音的词“响亮”来描摹小熊蓝色的袜子和黄色的套头衫。除此之外,视觉同样可以呈现听觉,如绘本中通过字体的大小渐变、粗细来表现声音的轻重缓急、音量的大小,用灰色的字体表示小熊听不清的字句。听觉和视觉二者相辅相成,打通了无声世界和有声世界,令绘本的意象更加新奇、活泼。 (三)传神的画面呈现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绘画语言在绘本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对文字的补充和说明,更是对其的延展和深化,使事物的动态与人物的动作、表情等栩栩如生。听障人士因为缺失听觉能力,对视觉语言更加依赖、更加敏锐。《熊会滑雪吗?》运用了许多饶有趣味的小技巧,放大了画面的表现力。例如对静态事物的动态描摹:熊爸爸叫小熊起床时,走进屋子跺了一下脚,本来是静态的暖气片、窗户、地上的小熊、小皮球、小汽车此刻都弹跳了起来。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传神地表现出了听障儿童的心理感受,突出了听障者视觉的敏锐。除此之外,人物的动作、神态描摹占据着该书的核心位置,作者通过小熊起床穿衣服时的神态刻画表现他的快乐,通过不同场景中小熊的开心、陶醉、抱歉、疑问、委屈、不知所措、震惊、愤怒、心虚、自信等表情再现小熊的心路历程。一只童稚可爱又有点“小大人”感觉的小熊形象呼之欲出。绘本之所以能有这样精妙的视觉呈现,和作者、绘者本人的失聪体验是分不开的。唯有自身具备深刻的感悟,才能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