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I
第一篇 电缆沟设计说明
1 设计总则
1.1 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以及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设计图册。
1.2 本设计图册适用于广州市城乡、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
2 设计依据
2.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2 《城市电力电缆设计行业标准》DL/T5221-2005
2.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6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11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第三部份: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GB12706.3-91
2.12 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2.13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配网标准设计》(2011版)
2.14 广东电网公司关于10kV配网标准设计的指导原则和要求
2.15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3 设计原则
3.1 电缆应用范围
为提高供送电能力,便于维护检修,降低电网建设投资,电网线路原则上均要按架空线规划、设计和建设,控制电缆、特别是严格控制高压电缆使用范围,当路径必须经过以下地区时,可以考虑采用电缆线路:
1)技术上难以解决的严重腐蚀地段;
2)易受热带风暴袭击的沿海地区主要城市的重要供电区;
3)长距离过海、过江等技术经济比较采用电缆线路比较合适的地段;
4)大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密集地区、重要的商业繁华路段;
5)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需使用电缆线路供电的重要用户;
6)电网结构或运行安全的情况;
7)城市规划和市容环境不能通过架空线,又具备电缆敷设条件的地区;
8)重点风景旅游区。
3.2 电缆选择要求
3.2.1 电缆统一按阻燃
3.2.2 电缆敷设环境温度:年最高温度45℃,年最低温度
3.2.3 电缆导体额定温度90
3.2.4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
3.2.5 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缆芯温度,不得超过电缆使用寿命确定的允许值。
3.2.6 最大短路电流作用时间产生的热效应,
3.2.7 回路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电压降,
3.2.8
3.2.9 10kV配网干线电缆宜选用240~300mm2规格的电缆。
3.2.10
3.3 电缆路径要求
3.3.1
3.3
3.3.3
3.3
3.4 电缆敷设方式选择原则
电缆工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视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型类、数量等因素,且按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来选择。
3.4.1
3.4.2
3.4.3
3.4.4
3.4.5
4 设计内容划分
电缆沟设计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划分:
1)电缆沟线数:六线、十二线、十六线、二十四线、双十二线、双十六线;
2)适用路面:行人、行车;
3)电缆沟形式:单沟和双沟;
4)构筑类别:电缆沟、工作井、检查井、中间头井、转角井、三通井、四通井及防火设施。
5 设计要求
5.1 电缆沟敷设设计要求
5.1
5.1.2 电缆沟纵向每隔
5.1.3 沉底的电缆沟宜每隔20m设置检查井,每隔60m设置一个工作井,
5.1.4 电缆沟宜每隔20m设置自然集水口一个
5.1.5 电缆走廊在人行道上设置电缆标志牌;在绿化带或泥土路段设置电缆标志桩。电缆沟每隔10m处设置电缆标志牌。每隔
5.1
1)对电缆沟底部低于地下水位或电缆沟与工业水管沟并行邻近时,宜加强电缆构筑物防水处理;
2)电缆沟与工业水管沟交叉时,电缆沟宜位于工业水管沟的上方;
3)在不影响厂区徘水的情况下,厂区户外电缆沟的沟壁宜高出地坪。
5.1.7 当电缆沟出现高差的情况下,需进行放坡处理,放坡坡度不宜大于15
5.1.8 本电缆沟设计按截面为300mm
5.1
5.2 抗震设计、荷载及防火要求
5.2
5.2
5.2.3 结构、构件主筋保护层最小厚度:板结构为15mm厚,
5.3 地基基础部分
本标准设计采用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若施工时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或地质资料不符请通知设计人共同研究处理。
5.4 混凝土结构部分
本标准设计混凝土及钢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