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 语文(第二册)课件 06 左忠毅公逸事.pptx

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 语文(第二册)课件 06 左忠毅公逸事.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介绍 整体把握 写作特点课文研读第二单元 文言文阅读(一)六 左忠毅公逸事写作背景 作 者 介 绍回目录页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又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桐城派创始人,与刘大櫆、姚鼐并称为“桐城三祖”。其散文创作提倡“义法”。“义”就是要言之有物,要阐发封建伦理观念;“法”则是要言之有序,要讲究词语章法。有《望溪先生文集》。 写 作 背 景回目录页 明代自成祖开始,宦官干预政治,为祸愈演愈烈。熹宗为皇太孙时,魏忠贤导以宴游。即位后,魏又勾结熹宗的乳母客氏,由是把持朝政,自称“九千岁”。又亲自掌管特务机关东厂,动辄假借皇帝名义逮捕朝廷官员,排除异己。 天启四年,左副都御史杨涟在左光斗参与下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魏忠贤惶恐,泣诉于熹宗,客氏从中调停,杨涟遭切责。左光斗又上书,俱不听。次年,魏忠贤指使党徒诬陷杨涟、左光斗,下杨、左等人于狱,并在狱中杀害了他们。政治之黑暗,于此可见一斑。 本文是记叙左光斗生平逸事的散文。 整 体 把 握回目录页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解题。 2.概括各段内容。 3.把握文章主旨。 “忠毅”是左光斗的谥号。忠:忠诚;毅:坚毅,坚强。“公”是尊称,“左忠毅公”即左光斗。 左光斗,明朝官员,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老师。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而死。葬于桐城西北10公里处的“左家大墓上”。 “逸事”,散失没有经正史流传的事迹。这类文章不像正史作传那样全面叙述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从一生行事中选取一小部分来表现人物。提 示回目录页解题返回 第一段:写左光斗勤于国事,发现和选拔人才; 第二段:写左光斗为阉党陷害,身陷狱中而坚强不屈; 第三段:写史可法在军中恪尽职守,是受左光斗的影响; 第四段:写史可法敬师“太公”“太母”及师母的情形,表明史可法受左光斗影响之深 ; 第五段:补说逸事的由来。 提 示回目录页返回概括各段内容 文章通过左光斗为国选才、狱中忧国和史可法报国的事实,表现了左光斗的光辉形象,赞扬了他的爱国精神。 提 示回目录页文章主旨返回 回目录页阅读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概述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全过程。 2.左光斗发现史可法是否带有偶然性? 3.左光斗读史可法文后为什么不当即叫醒他? 4.左光斗为何“瞿然注视”? 5.为什么要将史可法“召入”“拜夫人”? 课 文 研 读 A看B部分 觅才——惜才——选才——誉才 提 示回目录页返回过程 是偶然,但偶然之中又含有必然。旧时富家子弟应试大多住城中豪华旅馆,贫家子弟则住城外古寺。“微行入古寺”正是为了发现人才。 提 示回目录页返回觅才 史伏案而卧,说明他夜读甚苦,所以不叫醒他。 “解貂”“掩户”,惜才怜才之意何深。 提 示回目录页返回惜才 左光斗偶访古寺,已对史可法的苦读和才学留下深刻印象,但当时史可法卧伏案上,未见其容貌。今日突然听得吏人直呼姓名,又惊又喜,所以“瞿然注视”。 提 示回目录页返回选才 “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这正是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根本原因。原来左光斗已把史可法视作是效忠国家的良才、继承自己事业的人。提 示回目录页返回誉才 回目录页阅读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 1.交代“逆阉防伺甚严”“左公被炮烙”,有何作用? 2.从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角度分析,本段如何体现左光斗的忠毅? 3.“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句话有什么含意?课 文 研 读 B回A部分看C部分 作用提 示回目录页 前者为下文左公语作铺垫,后者为下文写左公肖像作铺垫。返回 左光斗提 示回目录页 肖像描写:席地倚墙而坐……筋骨尽脱矣; 神态描写: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 语言描写:庸奴!此何地也……吾今即扑杀汝; 动作描写: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左光斗在如此艰难危险的困境中,仍然不忘为国爱才惜才,希望史可法不要感情用事,要以国事为重。返回 含意提 示回目录页 从侧面表现左光斗对国家对朝廷一片忠心,身遭奸人构陷、酷刑折磨而全不在意,虽在弥留而忠毅之志弥坚。返回 课 文 研 读 C回目录页看D部分阅读第三段,思考下列问题: 1.本段只叙述一件事,请引用原文概括。 2.能否删掉“使将士更休……铿然有声”? 3.塑造史可法有什么目的?哪里可以体现? 回B部分 引用原文概括提 示回目录页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返回 能否删除提 示回目录页 不能。这些细节刻画了史可法忠于职守、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