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会计学1脑梗塞溶栓治疗
溶栓药物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酶(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第1页/共25页
链激酶用量(1.5~15.0)×105?U,欧洲多中心合作组(MAST-E)、澳大利亚多中心合作组(ASK)及意大利多中心合作组(MAST-I)研究结果显示,于发病4~6小时内静脉给予链激酶治疗,均因颅内出血,使急性期患者病死率增高,导致试验提前终止。因此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链激酶不宜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第2页/共25页
尿激酶用量(6.0~34.5)×105?U,国内多以25万~250万U静脉滴注。国外研究及评估均较少,可借鉴的经验不多,初步看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酶疗效接近,价廉物美,无抗原性,可一次较大剂量注射。第3页/共25页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酶为主要溶栓药物,用量为10~100?mg。Overgaard等〔2〕在23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78~355分钟,1小时内静脉滴注100?mg?t-PA,并做血管造影(DSA)检查,88%的病例得到完全或部分再通,且均有很大程度的功能恢复。Mori等〔3〕报道31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发病6小时内静脉滴注t-PA,发生中等量脑实质出血2例(6%);另有报道,6~8小时溶栓者出血高达53%〔4〕,因此目前多以6小时为治疗的时间界限。3~6小时内应用基因重组性t-PA,出血发生率<10%第4页/共25页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选择性导管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技术,需要昂贵的造影设备及训练有素的介入及神经专业医师的配合,又由于受一定时间窗的限制,故其广泛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综合国内外的资料,动脉溶栓的效果似乎更好。第5页/共25页
溶栓治疗的严重并发症—脑出血脑出血是溶栓治疗最危险的并发症,可分为脑实质出血(PH)和出血性梗死(HI),国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3种药物的总出血率,HI为10%(158/1 573),PH为5%(81/1 781)〔5〕。链激酶并发HI平均为25%,PH为10%?;尿激酶并发PH为3%,HI为5.3%;t-PA并发PH为8%,HI?为23%第6页/共25页
溶栓后出血的可能机制缺血后血管壁的损伤;继发性纤溶及凝血障碍;卒中后期血流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致再灌注后出血第7页/共25页
脑出血的相关因素时间窗药物剂量合并用药年龄高血压其他第8页/共25页
脑出血的相关因素-时间窗国内外的意见基本一致,即溶栓应于6小时内开始。Levy等〔4〕报道,6小时开始治疗者出血发生率为25%,6~8小时开始治疗者为53%。3~6小时内应用基因重组性t-PA,出血率<10%〔5,6〕。动、静脉溶栓的出血率相似〔11〕,但国内报道的动脉溶栓出血率明显低于静脉溶栓〔7〕。? 第9页/共25页
脑出血的相关因素-药物剂量一般认为,t-PA<0.95?mg/kg时并发严重PH的危险性较低〔4〕,随剂量增加出血率增加〔8〕。链激酶静脉用量为(1.5~15.0)×105?U,动脉用量(0.06~2.50)×105?U,尿激酶静脉用量宜为25万~250万U(国内),动脉用量(1.8~12.0)×105?U,超过上述剂量,脑出血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增加。总而言之,溶栓治疗引起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使用t-PA高于尿激酶或链激酶第10页/共25页
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合并用药von?Kummer等〔6〕在对3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滴注t-PA溶栓的同时,静脉注射肝素5?000?U,后维持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是正常的2倍,结果9例(28%)发生HI,3例(9%)伴大块PH并死亡,其中2例尸检证实为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致大面积脑梗死。t-PA?100?mg合用肝素并不明显增加PH的发生率。第11页/共25页
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合并用药欧洲急性中风合作研究中心(ECASS)研究发现,尿激酶动脉溶栓合并肝素可能提高溶通率,但也增加了出血的危险性,剂量越大出血越重。在心肌梗死溶栓后给予肝素预防再梗死,颅内出血发生率较单用溶栓剂并无显著增高〔13〕。我们经过临床应用、观察,认为溶栓合并肝素对预防再梗死是必要和有效的,但应控制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限。另据Levy等〔4〕观察,治疗前是否应用阿司匹林与颅内出血无关。?第12页/共25页
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年龄对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表明,并未发现高龄(80~86岁)患者PH的发生率肯定增高,溶栓的方法和60岁以下患者相同〔4,9〕,也就是说年龄并不影响治疗方案和效果。第13页/共25页
脑出血的相关因素-高血压高血压将增加出血的危险性,此点已基本达成共识,当收缩压>18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100?mmHg时,发生PH的机会将大大增加第14页/共25页
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其他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