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第一山,为什么是梵净山;中国贵州
天翻地覆的变化正在发生
在全国各省区GDP排名中
它原本长期徘徊于底部
改革开放40年
贵州坦然筑底40年
(1978-2017年全国各省区GDP排名,不含香港、澳门、台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及各省统计年鉴);如今
中国天眼FAST、大数据产业
各种新事物不断刷新人们对它的认知
更难得的是
贵州已经连续7年半GDP增速位列全国前三
是至今唯一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省份
(2018上半年各省区GDP增速排名,数据来源:人民网,新疆、西藏未公布数据,未计算香港、澳门、台湾);其中
旅游业的进步尤其引人瞩目
增速高达40%以上
里程碑式的好消息也是接踵而至
2018年7月2日
贵州梵净山
一举成为中国第53项世界遗产
在此之前
外地人也许知道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也许知道赤水丹霞、荔波喀斯特
但对于梵净山
绝大多数人可能连名字都没有听过;为什么是梵净山?
在世遗大门外排队的那些中国名山
明明更加声名显赫
如长白山、衡山、恒山
更不用提申遗20多年而不可得的华山
是因为贵州的好运集中爆发?
是因为它是佛教五大名山之一?
还是因为它的相貌出众?
(最新的新闻显示申遗成功后的梵净山已经被游客挤爆而不得不限流,多彩贵州网报道);都不是
第一
梵净山的山形虽然特别
但黄山、庐山、华山等还是要更胜一筹
更不用提西部众多的巍峨雪山
第二
所谓佛教五大名山
也并未被人们广泛接受
真正被广泛认可的只有峨眉山等四大名山
梵净山最多算一个区域性宗教名山
(佛教四大名山分布);看来
要真正了解梵净山的价值
已经不能用我们平常看待名山大川的方式
因为它真正出众的不是外形、不是宗教
而是它所孕育的生命
亘古至今
人世间滚滚红尘
梵净山如同一叶孤岛
在危急时刻接连三次出手
助力生灵繁衍存续
就像生态学专家吉姆·桑赛尔所说
(吉姆·桑赛尔在对梵净山实地考察时发出的感慨)
▼
“梵净山就像一个生态孤岛
上面有很多物种在里面生存、发展
它的周边就是人类活动的海洋”;Ⅰ
诞生
梵净山
位于贵州东北部
核心区与缓冲区面积约775平方千米
不足中国960万平方千米国土的1万分之一
???梵净山在中国的位置示意);2.2亿年以前
它所在的中国南方
大部分地区尚是一片海洋
海洋中的生物碎屑及其他颗粒不断堆积
形成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沉积示意);随后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
中国南方崛起成陆
大量碳酸盐岩也出露地表
裸露区面积高达50万平方千米、总厚度10千米
如同一片由碳酸盐岩构成的“海洋”
(中国碳酸盐岩分布图,红线内为密集区域,参考《中国自然地理图集》);这些碳酸盐岩极易被水溶蚀
形成著名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峰丛峰林地貌演化模式图,依据@朱学稳《桂林岩溶地貌与洞穴研究》);亿万年的水流冲刷之后
贵州的大地
被蚀刻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卫星拍摄的中国南方一处喀斯特地貌,底图源自@Google Earth);而梵净山的隆起
则打破这一格局
6500万年前以来
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
贵州东北部强烈隆升
梵净山外围的碳酸盐岩
在隆升中逐渐被水流溶蚀
山体真容得以露出
(梵净山隆起示意图);它的主体
是与碳酸盐岩完全不同
且不易被水溶蚀的另一类岩石
变质岩
(梵净山的变质岩非常古老,形成于距今约8亿年前,图为其中一种变质岩的形成示意);以山顶为中心
梵净山的山体呈现为
中间突起、两头收窄的桃核状
有如一枚碳酸盐岩海洋中的变质岩孤岛
(梵净山及周边卫星图,底图源自@Google);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5米
山体雄浑,身姿巍峨;海拔2493米的老金顶次之
由板状的变质岩一层层堆叠而成
山势嶙峋;凤凰山与老金顶之间
则是异常突出的新金顶;晨昏之时
四周红云映照
故又名“红云金顶”;金顶矗立在狭窄的山脊上
高差达数百米
风化侵蚀之下
坚硬的岩体崩裂形成一道峡缝
金顶一分为二
(人们在两峰之上各建有一座寺庙,左侧为释迦殿,右侧为弥勒殿,图片源自@视觉中国);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
都会被它醒目的外形所吸引;如若把视线拉远
凤凰山、新金顶、老金顶
以及连接彼此的山脊
还会勾勒出了一副仰卧的人形形象
人称“万米睡佛”
(万米睡佛,右侧凤凰山为人脸,中间为肚子,左侧为新金顶、老金顶);更多的变质岩山体
则在大自然亿万年的雕刻下
形成了千奇百怪的独特造型
如“老鹰岩”;“万卷经书”
(万卷经书及周边,为一层层堆叠的变质板岩,远观如一摞摞经书,故名);“太子石”;各种奇石,惟妙惟肖、妙趣天成;至此
变质岩构成的梵净山已经诞生
它与周围的碳酸盐岩
将走上不同的道路
对生命的三次出手助力也即将展开;Ⅱ
第1次出手
梵净山
为周边区域拔地而起的最高峰
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翻山越岭在此交汇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对梵净山的影响示意);随季风而来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