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会计学;讲座大纲;糖尿病简介;糖尿病的分类;病因及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特殊类型: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20~48岁起病、病程类似2型糖尿病、短期内进展为 1型糖尿病。
青年人成年型糖尿病(MODY):
起病小于25岁、无酮症/2年内不依赖胰岛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对身体的主要危害;1.对周围血管 ;临床表现;2.对神经的危害 ;临床表现 ;3.对眼球的危害 ;4.对物质代谢 ;5.对肾脏 ;6.对心脑血管;糖尿病引发心脑血管病包括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和糖尿病心肌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率失常)。
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病并发率和死亡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3.5倍,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 糖尿病诊断标准 ;实验室检查; 四项达标指标;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胰岛素;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口服降糖药;磺酰脲类药物;作用机制
本类药物通过与β-细胞表面磺脲类药物特异受体相互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
当体液中葡萄糖浓度上升时,β-细胞内ATP/ADP比值上升,细胞膜上k+通道关闭,细胞膜去极化,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并启动β-细胞释放胰岛素。
与胰岛?细胞SU受体 结合 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 K+外流 细胞去极化 Ca2+内流 胰岛素分泌
;临床应用
适应症:2型糖尿病饮食、运动血糖控制不良者
使用本药后, 有60%-70%的病人可较好的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降低1%~2%,但对于空腹血糖较高及重度肥胖症患者的疗效不佳。
;名称;不良反应
本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其中格列本脲较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对于年龄较大( 60岁)和肾损害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格列吡嗪缓释剂服药次数少,不经肾脏排泄,对轻度肾损害较佳,顺应性亦佳。使用此类药物应先从小剂量开始,餐前30分服用。
;二、餐时血糖调节剂;作用机制
以细胞为介导的餐时血糖调节剂,通过与不同的受体结合以关闭β-细胞膜中ATP-依赖性钾通道,使β-细胞去极化,打开钙通道,使钙内流增加,诱导β-胞分泌胰岛素。
只能作用尚有功能的β-细胞。可以纠正2型糖尿病患者的与进食相关的异常胰岛素分泌模式,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起效快。;临床应用
适应症:初发、轻型2型糖尿病,老年、肾功不全者
作用时间短,快进快出,仅对餐时胰岛素分泌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在空腹及餐后,对胰岛素分泌无刺激作用、使患者达到良好的整体血糖控制。
因其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并且在餐时使用,使得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磺脲类药物。不进餐时无需药,提供给2型糖尿病患者一种灵活方便的服药方式及生活方式。;不良反应
经粪便排泄,对肝、肾毒性小,对β-细胞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严重肝、肾损害者禁用。
;三、双胍类;作用机制
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糖的输出,增强周围葡萄糖的摄取,增强肠道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脂肪酸氧化和增加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
不刺激内源胰岛素分泌,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不仅可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还可使HbA1c进一步降低,但对正常人血糖无影响。;临床应用
作为一线药物应用于肥胖患者,能降低体重,与磺脲类药物分用,可明显改善血糖控制和代谢异常,并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不良反应与禁忌
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腹胀、腹泻、口腔金属味等,随餐用药,剂量可逐渐加大至500~1500mg/d,经肾排泄,对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酐值高于15 mg/L),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疾病(脱水、严重感染和严重缺氧);心、肝功能衰竭、酒精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前期等均禁用。
;四、噻啶烷二酮类药物;;作用机制
本类药物可直接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胰岛素的效用。
使体内的脂肪酸流动从肌肉组织转向皮下脂肪,降低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使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并使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降低,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
不良反应
本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水肿、头痛、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发生率低,不过目前应用较少,因此用药经验亦少。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适应症:餐后血糖高者首选,可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
本类药物主要副作用为胃胀、腹胀。与剂量有关,用药剂量应缓慢调整,无肾毒作用,不受肾功能的影响。肠道疾病、妊娠、哺乳者禁用。
;其 他;慢性并发症治疗药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