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会计学第1页/共51页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广泛应用。但临床不合理应用非常突出,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为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疗效及降低医药费用,卫生部制定《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2页/共51页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 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品种选择 给药剂量 疗程 给药途径第3页/共51页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停药反应: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轻者表现为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关节和肌肉疼痛,重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危重者甚至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需及时抢救。第4页/共51页反跳现象: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使原发病复发或加重,应恢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常需加大剂量,稳定后再慢慢减量。 儿童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第5页/共51页 儿童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更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妥当选用治疗方法。应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更佳)、疾病严重程度和患儿对治疗的反应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更应注意密切观察不良反应,以避免或降低糖皮质激素对患儿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妊娠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第6页/共51页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宜怀孕。孕妇慎用糖皮质激素。特殊情况下临床医师可根据情况决定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例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妊娠期应坚持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严重的妊娠疱疹、妊娠性类天疱疮也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哺乳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第7页/共51页 哺乳期妇女应用生理剂量或维持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一般无明显不良影响。但若哺乳期妇女接受中等剂量、中程治疗方案的糖皮质激素时不应哺乳,以避免经乳汁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管理第8页/共51页管理要求1.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证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如不能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2.冲击疗法需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3.长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需由相应学科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制定。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长程治疗方案制订需三级医院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随访和剂量调整可由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4.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高于上条所列权限使用糖皮质激素,但仅限于3天内用量,并严格记录救治过程。第9页/共51页落实与督查: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加强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管理,根据《指导原则》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本机构促进、指导、监督糖皮质激素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并将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要履行职责,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施细则”,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糖皮质激素知识调查。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第10页/共51页一、概 况1.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al cortical hormone)包括: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 ?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 ?雄激素(androgen)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活性与结构密切相关糖皮质激素基本结构 为甾核盐皮质激素第11页/共51页二、 GCs 的生理作用1. 糖代谢:肝糖元↑、肌糖原↑、血糖↑①促进糖元异生,②使葡萄糖分解减慢③减少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加重、诱发糖尿病2. 蛋白质代谢:促进分解,抑制合成※皮肤菲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成长缓慢、淋巴组织萎缩、伤口愈合慢3. 脂肪代谢:①促进分解,抑制合成②使脂肪重新分布-向心性肥胖(胰岛素分泌↑ →促进脂肪堆积→ 四肢不敏感、面背部敏感)第12页/共51页4. 水盐代谢:弱(1)保钠排钾→高血压、水肿(2)排钙增加、肠钙吸收减少→骨质疏松5. 循环系统:* 增加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提高血管张力、维持血压6. 应激反应* 各种刺激→ACTH和GC ↑→各种生理效应第13页/共51页三、 GCs 的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血管通透性增强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炎细胞侵润激活趋化因子刺激感染或非感染因素 PMN ? 炎 症 介 质 ?(急性)[ 组胺、TXs、LTs、PGs、PA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