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浅析
摘要:路德维希·凡· 贝多芬是18 世纪下半叶以来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
表人物之一,其艺术创作中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艺术中的精品,也是世界钢琴文献的瑰
宝,其中最为闻名的非《月光奏鸣曲》莫属。本文着重分析了这部作品标题的意义、创作背
景,以及对浪漫主义乐派的影响,力图使读者从多角度了解贝多芬及其《月光奏鸣曲》。
关键词: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影响
路德维希·凡· 贝多芬(1770-1827)是18 世纪下半叶以来最伟大的德国音乐家、维也纳古
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为“乐圣”。
一、贝多芬生平及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1770 年12 月16 日,贝多芬诞生于德国波恩。母亲是一名心地善良、性情温顺的女仆;父
亲则是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整日嗜酒如命,碌碌无为。艰辛的生活剥夺了他上学的权
利,使其很早就走上了以音乐谋生的道路,也成就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贝多芬于1800 年4
月首次举行了作品音乐会,并获得了成功,确立了其作曲家的地位。然而,他却发现自己的听
力正逐渐衰退,面临耳聋的威胁。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什么比失聪更可怕呢?!贝多芬
想起他要写的一切音乐,“我的生活的确十分悲惨……我将扼住命运的喉咙,它绝不会使我屈
服。”对艺术与生活的爱,使他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创作的力量源
泉。
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创作牢牢扎根于古典传统,具有音乐
逻辑感、结构均匀感和宏伟的音乐气概。由于失聪的心路历程和社会变革的要求以及自身的才
能,他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成为浪漫乐派的源头。作品中原有的贵族式典雅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热情与波涛汹涌的情感,使音乐从古典乐派的传统之中解放出来,跨入另
一个新的境界,成为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一名音乐大师。
贝多芬是音乐界顶级的建筑师,他把自己的优秀品质和思想融于音乐创作之中。他一生创
作了大量不朽之作,作品涉及各种曲式、各类体裁,其主要贡献集中于器乐作品。其中包括九
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五部钢琴协奏曲、十部小提琴奏鸣曲、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
声乐曲、剧乐曲等等。
二、《月光奏鸣曲》标题意义解析
在贝多芬的艺术创作中,其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世界钢琴文献的瑰宝,被誉为钢琴界的
“新约全书”。写作时间超过30 年,在音乐风格和精神内容上,都被看做是贝多芬的音乐自
传。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钢琴演奏家,这些钢琴奏鸣曲都是他们平日练习和音乐会演奏中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最为闻名的非《月光奏鸣曲》莫属。贝多芬为这首乐曲标记上“幻想曲
式奏鸣曲”,也表明了这部作品自由即兴的特性。全曲的三个乐章表现了从深深的悲哀到烈火
般抵抗战争的心理状态的转换。贝多芬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的创作原理,充满尝试性的做
法,使 《月光奏鸣曲》打破了传统格局,成为古典乐派向浪漫乐派转变的代表作。
贝多芬创作的《月光奏鸣曲》是他钢琴奏鸣曲集中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Op.27,
No.2 ),也被称为《升C 小调奏鸣曲》。它创作于1801 年,接近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是
一首具有幻想风格的奏鸣曲,思想内容充实、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布局大胆,富于创造性,
音乐具有动人的音响效果。它深刻地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斗争,表现了其坚强的意
志和力量,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美的享受。“月光”这一曲名,并非贝多芬亲题,据说是德国
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布(1799-1860)将该曲比作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犹如在瑞士琉森湖
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轻舟一样。”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 (MoonLight )的标
题。
还有人说,真正触动贝多芬创作《月光奏鸣曲》的并不是那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
与他的学生——17 岁的朱丽叶塔·圭恰迪尔(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年
轻貌美的朱丽叶塔是伯爵的千金,比贝多芬小14 岁,两人真诚相爱,情投意合,却因门第不
同,遭到了朱丽叶塔父亲的强烈反对,迫使两人分手,婚事告吹。贝多芬遭到这一沉痛打击
后,将内心的痛苦和强烈的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热情奔放的钢琴曲中,并把这首《月光奏鸣
曲》献给了朱丽叶塔。
这首创作于1801 年的作品有着很多美丽的传说。罗曼·罗兰将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
来,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苦。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则认为第
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计算机三级持证人
从事多年企业管理、在团队建设、员工培训、营销提升、组织架构有多自己的经验,希望在这个平台分享及帮助更多的公司或企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