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黄河文化的脉络结构
在整个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黄河文化是最为核心的部分。黄河文化以其丰富的内蕴,奠定了华夏文明的主要因子。在华夏文明的结构中,作为主动脉的黄河文化以其悠长的历史和丰富的内蕴形塑了华夏文明。梳理黄河文化的脉络,从远古文明遗存到佛教传入中国后沿黄河流域形成的佛教寺院以及诸多的石窟艺术,以及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而形成的桥梁等建筑,都很好的诠释着河流与文明,河流与人,历史与传承的关系。
一、璀璨的古代遗址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春,位于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文化遗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距今5600-6700年之间。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
遗址大致分为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
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
半坡类型的墓葬发现250座。埋葬小孩的瓮棺葬73座,均在居住区内房子周围,以钵、盆与瓮或两瓮相对扣为葬具,往往在葬具器盖的底部有意识凿一小孔,似为灵魂出入口。小孩土坑墓3座,其中1座使用木板作葬具,并有较丰富而精致的随葬品。这是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成人墓葬均为浅竖穴墓坑,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也有少数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2座同性合葬墓。随葬品多为日常生活实用器及装饰品等,到了晚期已有专门为死者做的明器随葬。
半坡人有了专门的制陶区,说明陶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并且制陶工艺也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
半坡遗址,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的农业器具有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
半坡遗址的彩陶工艺出色,红地黑彩,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绘画图案古朴、简练。陶器以红色陶为主,还有红褐陶及少量灰陶,陶质有夹砂、泥质和细泥3种。陶器器形以夹砂陶罐、泥质或细泥陶钵、盆和小口双耳尖底瓶为主组成一套日常生活用具。可分三大类:一类为生物图案,如鱼、鹿、蛙等动物纹,还有植物纹。这些图案同史前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态生动的动植物纹样是农耕和渔猎生活的反映。第二类为几何图案,有三角形,方格纹、编织纹等,这类图案多在钵、罐、盆、壶类器皿外璧上部,许多钵类器口缘外侧绘黑色宽带纹,部分大口浅腹器皿的彩陶图案多绘在内壁上,小口器的图案则绘在口唇和肩腹部,这些部位多是容易看得见的地方,这些几何图案中,三角纹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是由山和水演化而来。在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刻划符号,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在许多陶器的底部发现有布纹席纹和其他编织印纹。
除了生产和生活用具外,半坡遗址还发现了其他人工制品。如乐器,有陶制的口哨(或称作陶损)两只,保存完整,皆为细泥捏制而成,表面光滑但不平整,灰黑色。还有装饰品计有9类1900多件。以形状分,有环饰、磺饰、珠饰、坠饰、方形饰、片状饰和管状饰等:以功用分,有发饰、耳饰、颈饰、手饰和腰饰;以材料分,则有陶、石、骨牙、蚌、玉、阶壳等,其中以陶制的最多,石制、蚌制的次之,骨、牙制的较少。
半坡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属于哺乳动物的有偶蹄类:猪、牛、羊、斑鹿、麝等;食肉类:狗、狐、獾貉和狸;奇蹄类:马;踊啮类:竹鼠、田鼠;兔形类:兔及短尾兔。另外还有少数鱼类及鸟类骨骼。
出土的骨路,无论是属于家畜还是野生动物,都非常破碎,看来都是经人工打碎的。除了鹿角和部妥碎骨可能是作骨器使用外,其他骨似乎都是为了吃肉和吃骨髓而打碎的。
半坡遗址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它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半坡遗址的发掘,首次对一个原始氏族聚落遗址进行大面积揭露,确立了一个新的文化类型,为研究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等提供了较完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S∕T 575.23-2021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元素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pdf
- 2025至2030中国燃料乙醇行业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策略分析报告.docx
- 智能网联汽车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报告.docx
- 公司申购单模板.pdf VIP
- 高校电子课件:职业生涯管理(第五版).ppt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docx
- 中长导管临床应用.pptx VIP
- 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要点.pptx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解读PPT课件.ppt
- YBT 2206.2-1998耐火浇注料抗热震性试验方法(水急冷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