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降低神经外科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中的应用.pdf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降低神经外科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中的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降低神经外科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 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 )在降低经外周静脉穿刺置 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所致机械性静脉炎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 年7 月~ 2014 年6 月神经外科行PICC 的182 例FMEA 管理前患者作为对照组, 另选取 2014 年7 月~2015 年6 月FMEA 管理后PICC 置管患者 189 例作为实验组。比 较两组危急值的危险性。结果 实验组各项失效模式危机值(RPN 值)及总分均 优于对照组(P <0.05 );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 9.89%, 高于实验组的 2.12% (P <0.05 )。结论 FMEA 应用于PICC 留置过程中能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 炎的发生率,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炎 PICC 作为一条长期、安全的输液通道,近几年来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已被广 泛应用。有研究报道[1, 2]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 最主要的并发症, 通常发生 在置管后48~72 h , 发生率为3%~17%。不仅影响输液效果,。不仅影响输液效果, 而且给患者增 加痛苦, 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治疗费用, 严重者不得不提前拔管。FMEA 是 基于团队、系统用于识别某个程序或设计出现故障的方式和原因的前瞻性分析方 法[3], 应用FMEA 进行PICC 导管的管理, 对预防PICC 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7 月~2014 年6 月神经外科行PICC 的182 例 FMEA 前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01 例,女81 例,置管时意识障碍121 例,清 醒61 例;另选取2014 年7 月~2015 年6 月FMEA 后PICC 置管患者 189 例作 为实验组, 男107 例, 女82 例, 置管时意识障碍129 例, 清醒60 例。两组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置管患者均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PICC 导管(型 号:7717405 规格:4Fr ),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ICC 置管护理, 置管后24 h 术肢适当制动, 置管后次日更换贴膜 1 次, 以后每周更换贴膜2 次, 若出现 贴膜脱落, 污染及时更换。实验组患者实施改进的护理措施, 具体如下。 1. 2. 1 组建FMEA 项目团队 由4 人组成, 均为主管护师, PICC 专业护 士, 护士长为组长, 项目组成员均接受FMEA 的系统培训。 1. 2. 2 确定并绘制流程图 团队将PICC 置管及维护操作步骤, 按照流程图 的形式逐一展开,每个步骤编号, 定义为6 个流程步骤:评估患者→准备用物 →置管部位准备→置入导管→导管固定→导管维护。 1. 2. 3 执行分析 对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實验组患者资料进 行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分析, 项目组成员通过临床经验结合神经外科患者项目组成员通过临床经验结合神经外科患者 特点及具体情况对流程图中的6 个流程步骤列出所有可能失效模式, 针对每一 个失效模式找出可能的原因。 1. 2. 4 计算RPN 值 RPN 值可以帮助找出PICC 导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需要 优先注意的问题, RPN 值高的失效模式是流程中最需要改善的部分, RPN 低 的失效模式即使完全去除,也可能不会影响整个流程, 应放到最后考虑。RPN 是 3 个维度即严重程度( S )、发生频度( O )和不宜探测度( D )的乘积 (RPN=O×D×S )[3]。每个因子在1~10 分。每个小组成员对列出的所有可能的 失效模式进行打分, 计算出RPN 值, 找出RPN 值较高的3 个失效模式作为本 次实验组采取措施改善的内容, 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见表1。 1. 2. 5 制定改进措施 ①提高护士的穿刺技巧:置管者是经过PICC 的相关 理论和穿刺技术培训的 PICC 专科护士。②牢固固定导管, 减少导管与血管的 摩擦:前述风险分析中,患者穿刺侧肢体过度屈曲牵拉RPN 分值最高。神经外 科患者肢体肌张力高且较烦躁,肢体剧烈活动,导管固定不牢在血管内反复滑 行, 导管进出血管是神经外科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主要原因。置管前评估 患者, 了解患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