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来历的学习感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称谓来历的学习感悟 一个人的称谓符号,最基本的有姓、名、字、号四项。 姓源于祖宗,不容更改。秦以前,个人家族血缘辨认存在姓与氏之别。姓是族号,氏是族内分支。秦以后,姓与氏彻底合一,这也是宗族繁衍、人口膨胀代际传递增多、需要更多简明区分标志的结果。 名是父亲赐予的,《仪礼》“丧服传”讲“子生三月,则父名之”。名的寓意,往往表达家族期望,同时也是生活阶层的文化与社会时尚的反映,成年改名的现象比较少见。名包含贵贱双重含义,在使用中,只有皇上与本人的嫡亲长辈可以直呼,或用于自称,其他人绝不能当面使用。 字是从名衍生出来的。《仪礼》“士冠礼”讲“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字从名义衍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二十二《春秋名字解诂》指出,名与字“义相比附”,相为表里,所以字又称作表字。一般以同训,名与字同义;对文,名与字义相反;连类,名与字义相类;指实(指读作稽),联系实物,核实字的出处;辨物,名与字为同类物等五种方式构建。随着历史推移,构建方式越来越多。不过,只有读书人才有字,昔日能够上学读书的人甚少,普通民众不读书识字,只有名而无字。 早期男子在二十岁举行成年加冠礼始有字。后世多在入学之际由老师赐予。中国人尊师重师,常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挂在嘴边,但老师虽然尊贵,对受业弟子,也不称其名,而称其字。 号有自号、送号之分,或出于个人自拟,或由他人冠之。一个人的姓名、表字不会轻易改动,而号不受家族、礼法限制可以随时变换增加。自号完全凭个人性格志趣自由标榜使用。送号主要是对人物的体貌、性情特征与嗜好、行为特点、作风等的概括。号不受阶层限制,民众亦可有之,在乡里熟人社会中很流行,多带有戏谑、幽默或讽刺意味。 字与号是社交中最常使用的当面称呼的敬语。只要读书识字,无论社会地位高低,都以字号相称,这一称谓习惯一直延续到了民国。 旗人的“指名为姓” 在称谓上,旗人遵从汉人姓名文化习惯,名之外亦有字号。汉人字号与姓相连,旗人则以名的第一个字连接字或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旗人“指名为姓”。旗人都有姓氏,但汉译字数较多,如叶赫那拉、瓜尔佳、纽祜禄、西林觉罗等,用起来绕嘴不方便,不像汉姓多为一字,复姓也不过两字。因此,旗人在日常生活中,把姓氏称为老姓,弃之不用,直接以名行世。在汉人姓名文化系统中,姓不可缺,久而久之,旗人之名的第一个字,就发挥了姓氏的功能。 譬如乾隆朝的阿桂,正蓝旗满洲,后因战功显赫抬入正白旗,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人称阿广廷,阿云崖;再如光绪朝的荣禄,正白旗满洲,瓜尔佳氏,字仲华,号略园,人称荣仲华、荣略园。其实,这一略姓氏而以名字相连的称法在战国以前很流行,所不同的是字在前而名在后。譬如春秋时期,同为秦国大夫的孟明视与白乙丙。孟明视,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白乙丙,子姓,蹇氏,名丙,字白乙。 传统称呼习惯,流行把男子称“爷”。使用时,汉人冠姓,加上在家里的排行,如张二爷、赵五爷等。旗人冠名,用名的第一个字,加上在家中的排行。近支宗室王公又不同,用名的第二个字加上排行,譬如晚清民国以来第一京剧名票爱新觉罗溥侗,在家排行第五,人称侗五爷,而不称溥五爷,概因康熙以后诸帝子孙按照允、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排序,同辈之人甚多,如果用表示行辈的第一个字,则不容易区分不同家庭。此前清朝诸帝子孙没有设定统一行辈用字,命名比较自由,称谓从普通满洲习惯。 宗室王公可以依爵位分别称王爷、贝勒爷、贝子爷、公爷。亲王、郡王由于有封号,必冠之,如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称醇王或醇邸,而不称譞王爷,贝勒以下由于没有封号,则用名的第二个字加爵位指认,如溥仪的六叔载洵、七叔载涛,皆爵秩贝勒,分别称洵贝勒、涛贝勒。 旗人中的汉军较为特殊,汉姓一直保留,在社交自报家门时,见汉人则冠姓,见旗人则只称名而不冠姓。 汉人以家乡的县令为父母官,旗人则以旗分佐领为父母官。旗人自我介绍时称“某旗第几佐领,某某佐领下”,从来没有称是什么地方人的,倘若非要指认地域,一般笼统称作长白即关外长白山。官员致仕(退休),旗人归旗,汉人还乡。如果籍属京师八旗的官员,不管外放地方任职多少年,也无论怎样留恋其地,一旦致仕都要回到北京归旗生活。

文档评论(0)

个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