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均码长=下限值 最佳码 上限的证明: 若Li不是正整数时: 定理 无失真变长信源编码定理:Shannon第一定理 离散无记忆信源S的N次扩展信源SN,其熵为H(SN),并且编码器的码元符号集为X:{x1,x2,…xr},对信源SN进行编码,总可以找到一种编码方法,构成惟一可译码,使信源S中每个符号si所需要的平均码长满足: 证明: H(SN)=N H(S) 当离散无记忆信源S的扩展次数N足够大时,有 即 为不等长信源编码的编码信息率。因此,香农第一定理也可以陈述为: 若 H(S),就存在惟一可译变长编码; 若 H(S), 惟一可译变长编码不存在,不能实现无失真的信源编码。 物理意义: 又称香农第一定理 编码后的码符号信源尽可能为等概分布,使每个码符号平均所含的信息量达到最大 要做到无失真编码,变换每个信源符号平均所需最少的r元码元数就是信源的熵率(以r进制信息量单位测度) 信源的熵率是描述信源每个符号平均所需最少的比特数 变长编码定理-编码效率 变长码编码效率:?衡量各种编码方法的优略,判断是否最佳码。 编码前平均每个信源符号携带的信息量为: 编码后平均每个信源符号携带的最大的信息量为: 定义变长码编码效率为: 另一种理解: 最佳码(极限时)每个信源符号的平均码长为: 某一方法得到的每个信源符号的平均码长为: 定义变长码编码效率为: 比较: 等长编码的编码效率: 变长编码的编码效率: 注意到: 是指每个信源符号所需的平均码长,而 也是平均到每个信源符号的码长,所以它们是一致的,均表示无失真信源编码的效率。 表述2:(无噪信道编码定理) 若信道的信息传输率R不大于信道容量,总能对信源的输出进行适当编码,使得在无损无噪信道上能无差错地以最大信息传输率C传输信息;但要使信道信息传输率R大于C而无差错地传输则是不可能的。 表述1:若R? H(S),就存在唯一可译变长编码;若R?H(S),唯一可译变长编码不存在,不能实现无失真编码。 变长信源编码定理 αi P(αi) 码C λi s1s1 0.81 1 1 s1s2 0.09 01 2 s2s1 0.09 001 3 s2s2 0.01 000 3 例:比较 N长源编码的效率。 解:H(S)=0.469 bit/sig 等长编码与变长编码效率比较 与前例相比: 同一个信源,当要求编码效率达到96%时, 等长码需要4100万个信源符号联合编码; 变长码只需2个符号(二次扩展信源)联合编码; 结论:采用变长编码,N不需要很大就可以达到相当高的编码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无失真编码。且随着N的增大,编码效率越来越接近于1。 本节内容:阐述如何构造紧致码的编码方法 讨论香农编码、霍夫曼码等的编码方法 证明它的最佳性 讨论其他次优的接近下界的编码方法 最佳码:对于某一个信源和某一码符号集来说,若有唯一可译码,其平均编码长度不大于所有其他唯一可译码的平均编码长度,则该码为最佳码。 5.3 信源编码方法 1 香农编码 香农第一定理指出了平均码长与信源熵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通过编码可使平均码长达到极限值。但如何编码呢?定理4.7告诉我们一种编码方法 -----香农编码。 香农编码选择每个码字长度 li 满足: 由定理可知,这样选择的码长一定满足克拉夫特不等式,所以一定存在惟一可译码。 按照香农编码方法编出来的码,可以使其平均码长不超过上界,即: ?????????????????????? 只有当信源符号的概率分布呈现(1/r) a i (a i 是正整数)形式时,平均码长才能达到极限值Hr(S)。 一般情况,香农编码的平均码长不是最短,即编出来的不是紧致码(最佳码)。 香农编码 编码步骤如下: 将信源符号按概率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方便起见,令 2. 按下式计算第i个符号对应的码字的码长(要取整) 3. 计算第i个符号的累加概率 4. 将累加概率变换成二进制小数,取小数点后li位数作为第i个符号的码字。 例 对如下信源编码: 香农编码 信源符号 符号概率 累加概率 码长 码字 s1 0.20 0 2.34 3 000 s2 0.19 0.2 2.41 3 001 s3 0.18 0.39 2.48 3 011 s4 0.17 0.57 2.56 3 100 s5 0.15 0.7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G技术与应用》 课件 项目2.5 5G新空口.ppt
- 《5G技术与应用》 课件 项目3.2 NFV.ppt
- 《5G技术与应用》 课件 项目3.3 5G的三朵云.ppt
- 《5G技术与应用》 课件 项目3.4 5G接入网结构.ppt
- 《5G技术与应用》 课件 项目3.5 5G核心网.ppt
- 《5G技术与应用》 课件 项目3.6 5G组网技术.ppt
- 《5G技术与应用》 课件 项目4.1 5G典型应用.ppt
- 《5G技术与应用》 课件 项目4.2 车联网应用方案.ppt
- 《5G技术与应用》 课件 项目3.1 SDN.ppt
- 《5G技术与应用》 课件 项目2.4 Massive MIMO技术.ppt
- 信息论基础 课件 第1章 绪论.ppt
- 信息论基础 课件 第6章 有噪信道编码.ppt
- 信息论基础 课件 第7章 限失真信源编码.ppt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件 第1、2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微处理器.pptx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件 第3、4章 指令系统、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pptx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件 第5、6章 微型计算机总线、 半导体存储器.pptx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件 第7--9章 微型计算机和外设间的数据传输、 中断技术、 微型计算机的IO接口技术.pptx
- 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与实践教程(第2版) 实验文档(带答案) 实验1-创建数据库.doc
- 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与实践教程(第2版) 实验文档(带答案) 实验2-创建及维护表 (2).doc
- 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与实践教程(第2版) 实验文档(带答案) 实验3-表的查询(单表).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