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前言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7〕3号)部署,2017年以来,各省(区、 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省级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阶段性成果。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序推进与规范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根据有关法律、 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技术指南。
本技术指南包括总则、规划编制、规划内容、成果要求、 附则和附录等六部分,适用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可参照执行。
总则
规划定位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落实国家和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 重要载体,是对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整治、修复的统 筹部署,是各类空间资源要素配置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
横向上,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要统筹省级有关部门的空间性规划,明确各部门的空间管制边界与职责;纵向上,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要落实国家和区域总体战略意图,提出下位规
划的控制与引导,保障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底线约束与刚性要求的有效传导。
规划任务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全面摸 清省域国土空间本底,科学研判发展趋势;制定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目标,确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合理划分主导功能分区和空间管控单元,统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制定差异化管控政策;统领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要素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提出国土综合整治和全域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重大工程布局;健全规划实 施与监督机制,完善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动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美丽国土。
编制原则
坚守底线,绿色发展。坚持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资源节约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坚守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传承,实现永续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人、地、产、城关系,形成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联动。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强化区域协
作、陆海统筹、流域协调,统筹安排各类国土空间布局,引 导要素自由合理流动,实现功能互补。充分发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承上启下作用,强化部门协作和上下联动,加强对相关专项规划和下位规划的约束引导。
以人为本,均衡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人地协调发展,促进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 品质。
多规合一,强化实施。整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挥规划对各类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治理导向,坚持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制定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提高规划的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规划范围
行政管辖区内的全部国土空间,包括全部陆域国土和海域国土。
规划期限
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景可展 望至2050年。
基础数据
以经确认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数据,以地理国情普查、地质环境调查和海洋、林草、矿产等专项自然资源调查成果、遥感影像图为补充,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作为空间基准。
规划编制
工作组织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由省(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并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编制专班。
领导小组。建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以省级人民政府主
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审定工作方案和规划成果,落实工作经费,对规划重大问题进行决议。
工作小组。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由自然资源主管部
门牵头,联合发展改革、生态环境、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 化、水利、农业农村、交通、能源、旅游、财政、文化等多 部门,建立协作联动工作机制,负责组织开展具体工作、召 开部门联席会议,对各类问题进行协调。
技术团队。组建规划编制技术团队,注重专业化与综合
性相结合,选择具有空间规划、资源调查评价、生态环境、资源能源、交通运输、历史文化、经济地理、政策研究等专业背景的研究单位,承担规划编制技术工作。
编制方式
专家领衔。坚持开门编制规划,建立专家库和专家咨询
制度,就规划编制中的重大专题、核心问题和规划方案进行研究论证,充分发挥等各行业各领域专家的作用。
公众参与。利用主流媒体、互联网等方式,加大宣传和
公众参与,提高全社会参与主动性和便利性,广泛听取公众 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多方协商,共谋、共建、共治的公 众参与机制。
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docx
- 立柱桩施工方案.docx VIP
- 碧桂园北湖项目营销策略提报 -房地产-2024-.pptx VIP
- [云南]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0人 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doc
- 09J940 皮带运输机通廊建筑构造.pdf VIP
- BSI MDR Requirement 欧盟MDR要求培训课件.pdf VIP
- 13《精卫填海》课件(共32张PPT).pptx VIP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全文).docx VIP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简答题库(含答案).pdf VIP
- YS_T 582-2013电池级碳酸锂.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