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1)古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从夏商西周时期依据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到秦汉魏晋依靠考察推举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之后依靠考试的科举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2)近现代:晚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改科举教育为学堂教育,改科举选官为学堂选官,并在民国时期尝试建立公务员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制度,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世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和建立起了考试选拔的文官制度,以规避政党更替造成的政府工作动荡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01
重点知识:(1)三大内容:官员选拔、考核、监察;(2)三大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3)三大趋势:由重血缘、门第、出身到重视才学、由推举选拔到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逐渐制度化。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三大制度:文官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2)两大特征:近代中国官员选拔借鉴西方文官制度,但没有得到落实;现代中国由干部管理制度到国家公务员制度,逐渐科学化、规范化;2.中国近现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1)西周至春秋时期:世官制,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含义:是一种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标准:贵族血缘 ?特点:官位世袭(贵族政治垄断和特权)?影响: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 “公有公门,卿有卿门,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西周选官用人的主要途径是世卿世禄制度,这种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被破坏而遭到破坏。
(2)春秋战国时期: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 “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客卿制军功爵制①标准方式:举荐有才能的人(荐举制)或者军功 。②影响: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含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指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的制度。?影响: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扼杀了其发展的活力,造成了严重的倒退。云梦睡虎地秦简“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4)汉朝察举制①形成:公元前134年,朝廷让每个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②内容: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特科。③影响: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汉书·文帝纪》“(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书·武帝纪》“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光六年》
汉代征辟制: 汉代选官制度除了察举制以外,还有征辟制。察举制自下而上选拔人才,征辟制则自上而下选拔官吏,主要由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知识延伸
(5)魏晋九品中正制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②内容:220年,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品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③影响: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