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下学期高考文化常识单元达标专项训练检测试卷.pdfVIP

高三语文下学期高考文化常识单元达标专项训练检测试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下学期高考文化常识单元达标专项训练检测试卷 一、高考文化常识 1.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壬戌之秋”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 “七月既望” 中的“望”是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农历十六日。 C.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著有《王临川集》等。 D. 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其诗集有《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凤凰涅 槃》。 2 .以下哪一个人最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 ) A. 陶渊明 B. 王维 C. 文天祥 D. 蒲松龄 3 .下列哪一项不是南京的别称?( ) A. 临安 B. 建康 C. 金陵 D. 江宁 4 .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金帝国建立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令完颜希尹和叶鲁创造文字,他们“依仿汉人楷书 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族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B. 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 C.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汉字的“六书” 即六种构成方法,分别是:“象 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一般认为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是 用字方法。 D.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 的。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 5 .下列诗句,都有节日习俗的描写,若以节日的时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②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②① 6 .下列对课本中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常用籍贯和出生地称人以示尊敬,如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被称为“王临 川” ;还有用任职之地的地名来称人的,如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还有用官 职来称人的,如王羲之被称为“王右军” 。 B.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 乞巧为主,故而又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 、“女儿节”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 色彩的节日,姑娘们最为重视。这天晚上,妇女们看牵牛织女星,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 活动,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C. 在古籍文献中,对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如每月第一日叫 “朔” ,二日 为“既朔” ,十五日“望” ,十六日“既望” ,最后一天为“晦” 。 D. 古人常用“天干” (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和“地支” (甲、乙、丙、丁等)十个字 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称为天干地支纪年法。如:“岁在癸丑”“壬戌之秋”。 7.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 子以五言七言为主,可以错落参差。一般都比较讲究文采,内容以抒情为主。 B.古人纪年中,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 已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来纪年。“乙已岁十一月”中的“乙已”采用的就是干支纪年 法。 C. 古人纪月日 ,除了用序数 ,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如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 月份冠以 “孟”“仲”“季”,以示区分。“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中的“仲秋”即指八月。 D.汉代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后来“三径”便 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此外,代表隐士住处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8.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驾车的人。如《鸿门宴》中的樊哙。 B.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在《短歌行》“青青子衿,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1810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黄岛区原物通达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70211MA3EBUTCX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