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青春激扬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意象的概念,能结合具体的诗歌分析其意象,品味意境。
2.体会小说在情节展开中塑造人物的特点,学习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于表达效果的作用,品味小说语言。
3.学习伟人先辈们爱国为民的精神,思考青春的价值,体会青春之美。
1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能正确背诵默写全词,关注诗歌的节奏、韵律、语言和体会蕴含的情感。
2.掌握借景抒情的方法,品味关键字词、意象的妙处。
3.了解毛泽东词的特点,领略诗词的艺术美,积累名句,感受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
掌握借景抒情的方法,品味关键字词、意象的妙处。
课前预习案
一、预习指导
诗词文体知识:
1.形式特点(句式整齐,讲求韵律,反复等)
2.表现手法(起兴、比喻、通感、拟人、用典、借代,象征、想象、联想、虚实结合等)
3.意象特点:意象选取(核心意象、意象组合方式、中心意象+密集的意象群),意象赏析的方法(修饰语、动态美、象征意义)
4.语言特点:语序倒置、虚词成分省略、词性转变、语句凝缩、反常搭配(以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进行“陌生化”处理,使语言具有新意)。
二、文化常识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的组成:
1.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2.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沁园春:词牌名
长沙: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三、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本词创作于1925年12月。
1925年2月,当时革命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面对湘江上美丽的景色,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写下这首词。
四、朗读全词,整体感知
1.找出表现诗人动作线索的动词。(用单横线标注在原文)
2. 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描述了哪四幅图画(请用四个短语概括)?
课堂探究案
第一课时
1.反复诵读上阕,品味语言
(1)诗的前三句写了什么内容,诗人的动作“独立”可否换为其他动作,“站立”、“直立”可以吗?
(2)上阕“看”领起了哪几句?这几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描绘这幅画面时用了哪些写景方法?
(3)反复诵读,仔细揣摩,体会这部分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请选择两三处进行赏析。(准备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第二课时
2.反复诵读下阕,感受词人情怀
(1)下阕给我们塑造了一群怎样的革命青年形象,描绘了革命青年怎样的特点(结合原文回答)?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2)最后三句在不考虑韵律的情况下换成直接的革命呼吁好吗,为什么?
3.用自己的一段话来总结全诗
课后作业案
1.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满)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视……如粪土,表鄙视)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4.下列各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沁园春·长沙》中上片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学方案】微专题教案:评点最美的风景——寻找最美的风景(第三课时).docx
- 【教学方案】微专题任务单:评点最美的风景——寻找最美的风景(第三课时).docx
- 【教学方案】微专题任务单:同一座城,不同之境——品味景之情味(第一课时).docx
- 【教学建议】第七单元教学建议.docx
- 【同步测试】《芣苢》《插秧歌》同步测试(二).docx
- 【同步测试】必修上第六单元:写作 《“劝学”新说》——议论的现实针对性(第二课时).docx
- 【拓展阅读】苏辙诗两首赏析 (1).docx
- 【拓展阅读】苏辙诗两首赏析.docx
- 【拓展阅读】一跪惊天下.docx
- 【拓展阅读】治沙六老汉.docx
- 2.《孔雀东南飞》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2.2《红烛》导学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3.1《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4.1《望海潮》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5.1《阿Q正传》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7.《包身工》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9.3《声声慢(寻寻觅觅)》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重点: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docx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司马穰苴列传》.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