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泥智慧管理系统数据采集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城镇污泥智慧管理系统数据采集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城镇污泥智慧管理系统数据采集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城镇污泥智慧管理系统数据采集技术规程》编制组 二〇二三年三月 目 录 1 工作简况1 1.1 任务来源1 1.2 起草单位1 1.3 起草组成员1 2 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2 2.1 标准编制原则2 2.2 标准主要内容2 3 主要试验 (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3 4 标准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说明4 5 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与水平的简要说明4 6 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经过和依据4 7 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5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城镇污泥是城市水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污水处理、给水厂净化、黑臭水体治 理、湖泊清淤过程产生的污泥。城镇污泥处置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是监管的重要对象。随着 城市“厂网河 (湖)岸”全要素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市政污泥、管渠污泥、河湖底泥等城镇污泥量大 幅增加。而城镇污泥处理普遍存在承运单位、处置单位多而杂、监管单位多、监管机制不同等一系列问 题,从而导致城镇污泥时空量质数据不全面、信息不统一、“小、散、乱、污、低”弊端明显。随着大数 据等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城市水环境治理逐渐向全流域、全城市综合治理一体化管家式发展,一 体化“水管家”系统考虑供排水一体及“厂-网-河-湖”的有机联动,建立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而水 环境检测感知网络,即通过人工监测、自动监测等各种方式, 形成水环境智能感知体系,是信息化管 理的根本。但针对水环境治理过程产生的城镇污泥检测指标和数据采集规范,国内只有污水污泥具有相 关标准,且主要集中于污泥评价、污泥处理、资源化利用处置方面,缺乏其他城镇污泥以及污水污泥运 输环节和处理环节统一的管理指标和数据采集方法。因监管手段不一、标准不统一、协同管理困难等原 因,以土地利用为主要处置方式的污泥偷排偷倒等违规事件成为环保督察的重灾区。因此,建立城镇污 泥智慧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统一技术规范,结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实现不同行业、部门关键信息管理和 共享,有效避免以上问题。同时,城镇污泥数据采集技术的规范,是实现我国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智慧 化发展必要技术支撑。 1.2 起草单位 本规程由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 有限公司、三峡智慧水务公司、同济大学等单位、机构参与该团体标准制定工作。 1.3 起草组成员 1.4 主要工作过程 1.4.1工作原则与方法 1)基础资料整理、现场调研。编制组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包括上海、镇江、九江、六安、芜湖、武 汉等城市的城镇污泥处理处置项目进行调研,同时针对固废领域智慧化监管进行了调研,具体调研内容 包括: ①城镇污泥,调研内容包括污水污泥、给水厂污泥、管渠污泥、河湖底泥产生阶段基本情况; ②污泥处理,调研的内容包括污泥厌氧消化处理工艺、污泥好氧堆肥处理工艺、污泥焚烧处理工艺、 污泥炭化工艺、管渠污泥处理和河湖底泥处理等; ③污泥运输,调研内容包括污泥运输方式、联单等; ④污泥处置,包括污泥处理产物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等途径; ⑤智慧管控,包括数据采集系统、调度管理、智慧监控、预警预测等。 2)相关标准调研。调研了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标准,包括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 (GB24188-2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 (GB/T 23486-2009)、 《城镇污 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性填埋泥质》(GB/T23485-2009)等规定了不同污泥最终处置的泥质指标;《城 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CJJ 131-2009)以及信息化相关标准包括《信息技术设备安全》(GB 4943.1)、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 1 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T25070)、 《物联网系统接口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