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汇报人:XXX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事迹介绍
目录CONTENT奇心激发思维一路走来 初心不改无私奉献、化身“桥梁”
0 1第一部分好奇心激发思维
陈清泉,1937年出生,原籍福建省漳州市人, “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自幼便与汽车结缘,他的父亲是一位汽车业企业家,家族从事出租车和巴士运营生意。那时的他,站在自家车行的角落目不转睛地盯着被送来维修的车辆,总是让维修工人身上沾满难以清洗的油污。这个年幼的孩子灵光一闪便冒出一个想法:“以后的汽车能不能变得干净,没有油污?能不能没有废气?”只是一瞬间的念头, 却在不经意间在心中萌芽。此处有图
在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印尼建交的感召下,陈清泉于1953年从印尼漂洋过海来到新生的红色中国。在就读北京矿业学院 ( 今中国矿业大学 ) 时他师从当时矿业学院机电系系主任、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矿山机电专家汤德全教授。“那时有一个矿业电力牵引机车的课,就是在矿山里面用电动车来驱使机车进行运输,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电动车的形象与小时候想要“把车变干净”想法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牵引着他一步步走近电动汽车领域。此处有图
1957年回忆自己学术研究的黄金时期,陈清泉说:“做什么事都要从好奇心开始,有好奇心才能激发你的思维”。1976年陈清泉以优异成绩从矿业学院毕业。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参加研究生班学习获硕士学位。此后他被借调到煤炭工业部,承担提升机自动化的技术革新,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矿用防爆干式变压器和低频发电机系列, 填补了当时的国内空白,并且沿用至今。他还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煤矿电工手册》。参与《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电工手册》的编写。陈清泉移居香港,彼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汽车在大街小巷呼啸奔跑。汽车尾气污染严重,不可再生资源终将面临枯竭。他意识到发展电动汽车,节能减排刻不容缓,于是他正式将电动汽车作为研究方向。
0 2第二部分一路走来 初心不改
在科学研究方面陈清泉一直坚持认真谨慎的工作作风。杭州众泰电动出租车自燃事件发生后,有不少人开始质疑电动车最关键部件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面对外界的强烈质疑,陈清泉冷静分析,任何新鲜事物暴露出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他指出这件事暴露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汽车厂商, 电池供应商和能源供应方之间的利益较量问题。应当平衡好三方技术和利益问题,电动车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事电动汽车 40 余年的时间里,他见证了电动汽车从仅有两百余人的小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成“既有政府官员, 有企业家,投资者,专家”的庞大规模。他经历了印尼独立, 整风运动,文化大革命,香港回归等重要历史时刻。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沟壑,历史在他的身上刻下痕迹。“大动荡、大变化的时代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也激发了我追求真理、探索高科技的强烈愿望。一路走来,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直激励着我,特别是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对曾经的种种经历心存感激,一路走来,初心不改。此处有图
0 3第三部分无私奉献、化身“桥梁”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做两件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事情:一是促进香港和内地以及中国和国际之间的科技交流;另一件事就是力图将我研究了几十年的电动车产业化。我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能够看到电动汽车代替汽油车跑满大街小巷。”此外他还通过演讲来传播他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唤起各界同仁的共识和首肯,以达到汽车企业、电力企业、电池企业和各参与方的共赢。他曾先后获英国电机工程国际杰出学术演讲人、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杰出演讲家、印度法拉第纪念杰出演讲者等称号。每年为促进中国及国际间的科技交流,陈清泉穿梭于中国内地和美、欧、亚各国之间。他在香港及美国培养的中国博士生现已在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地担任要职并成为科技事业和国际交流上的骨干。此处有图
现在他已年过八旬,依然终日忙碌,四处奔波。很多时候记者打电话给他,他都在船上,要么是从香港到大陆, 要么就是准备回到香港。一个月的行程计划排出来让人大吃一惊,如此紧密的行程安排光是看着就让人心生畏惧同时又对陈院士敬佩不已。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才有了东西方交流,南北贯通,进一步深化,互相了解,优势互补;才有了学术界、金融界、工业界以及政府的相互联通,擦出火花,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感谢聆听汇报人:XX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