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人的护理 非特异性感染病人的护理.pptx

感染病人的护理 非特异性感染病人的护理.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特异性感染病人的护理一、疖疖: 指皮肤单个毛囊和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不同部位,称为疖病。一、疖(一)好发人群及部位疖多发生在毛囊及皮脂腺丰富的头、面、 颈部、背部、腋窝、腹股沟部、会阴部。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人一、疖(二)病因 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此外长期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糖尿病、肥胖、不良的卫生习惯以及免疫缺陷状态均可引发。一、疖(三)临床表现 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红、肿、痛范围扩大。再数日后,脓栓脱落,排出脓液,炎症便逐渐消失而愈。1、局部表现一、疖(三)临床表现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若发生在血液丰富的部位,全身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和厌食等毒血症状。头面部感染处理不当可能引起颅内感染。2、全身表现危险三角区危险三角区 面部,特别是上唇周围和鼻部疖,如被挤压或挑破,容易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延及眼部及其周围组织的进行性红肿和硬结,伴疼痛和压痛,并有头痛、寒战、高热甚至昏迷等,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很高。危险三角区一、疖禁止挤压(四)护理要点 1、初期可用热敷或物理疗法(超短波或红外线),也可外敷鱼石脂软膏等。 2、出现脓头,在其顶部涂碘伏。 3、脓肿有波动感时,及时切开引流。 4、对全身反应严重的,要注意全身治疗,如休息、加强营养、抗生素治疗等。二、痈 痈:由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脂腺、汗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二、痈(一)好发人群及部位痈多发生在皮肤韧厚的颈部、背部、肩部常发生于抵抗力低下者,如糖尿病、肥胖、不良卫生习惯以及免疫缺陷状态等二、痈(二)临床表现 1、成片隆起的暗红色的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有多个脓栓。二、痈(二)临床表现 2、破溃后局部呈蜂窝状,附近浸润性水肿局部疼痛,常伴有寒颤、高热等,可发展为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 3、唇痈可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二、痈(三)治疗原则 1、早期处理与疖相同。呈多个脓点、表面紫褐色或已破溃时,在静脉麻醉下作“+”或“++”形切切开引流。 2、全身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 合并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二、痈(四)护理要点 1、配合医生在静脉麻醉下作切开引流:加强伤口护理;若皮肤缺损较大,应做好植皮准备。 2、遵医嘱及时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并做好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 3、教育病人注意个人卫生;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痈严禁挤捏。三、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蜂窝织炎: 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多为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或无芽胞厌氧菌(产气性)等。 化脓性链球菌可释放溶血素、链激酶、透明质酸等,使病变不易局限,可致全身性感染。三、急性蜂窝织炎(一)临床表现 1、表浅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红、肿、热、痛,中央区呈暗红色,边缘稍淡,与周围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压痛明显。 三、急性蜂窝织炎(一)临床表现 2、深部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皮肤红肿虽不明显,但有水肿和深压痛,全身症状明显。三、急性蜂窝织炎(一)临床表现 3、口底、颌下与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易致喉头水肿、气管受压,引起呼吸困难甚窒息。 4、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局部可触及捻发音,皮下结缔组织和筋膜出现进行性坏死,脓液恶臭,全身状态较快恶化。三、急性蜂窝织炎(二)护理要点1、早期即加强局部治疗护理和全身治疗护理。2、应特别注意观察口底、颌下与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病人有呼吸改变,及早报告医生做有效处理,以防室息。3、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切开引流后,用3%过氧化氢溶液沖洗和湿敷。4、及早发现和处理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四、丹毒 丹毒:是皮内网状淋巴管及皮肤的急性炎症。病变好发于小腿和面部。致病菌属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蔓延很快,一般不引起组织坏死和化脓,治愈后容易复发四、丹毒(一)临床表现 1、起病急,局部片状鲜红色斑,稍隆起,中间较淡,境界清楚,压之褪色,有明显的灼痛感。随着范围扩大,中央色淡,周围色深。表面可伴有大、小水疱。 2、附近淋巴结常大、疼痛,伴有全身反应。四、丹毒(二)护理要点 1、注意休息,抬高患处。 2、局部用50%硫酸镁液湿热敷或外敷药物,全身应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 3、此病有接触传染性,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隔离。接触病人后须洗手,以防止交又感染。 4、积极治疗皮肤破损、鼻炎、口腔溃、足癣等,以避免丹毒复发。

文档评论(0)

学霸状态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吧,少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