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因果分析中的倾向值分析和熵平衡法.pdf

因果分析中的倾向值分析和熵平衡法.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学刊》 第3 期 第109~131页 ©SSAP,2020 因果分析中的倾向值分析和熵平衡法∗ 郝明松∗∗ 摘  要: 在社会学等学科的实证研究中, 倾向值分析是当前常用的用来 估计因果关系的方法。 但是, 在实际应用中, 若需要通过有限样本估计某一 外在宏观要素对微观层次的作用效应的形塑, 则此方法可能会面临精确性和 代表性难以同时兼顾、 协变量的多阶矩难以同时平衡以及多层多个协变量难 以同时匹配三个难题。 新近发展的熵平衡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三大难题。 本文 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 对熵平衡法的原理、 特点和优势进行了梳理,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步熵平衡法, 以实现两个层次不同协变量的同时匹 配; 然后, 以新经济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研究为例, 通过对一个调查数据的 分析展示了这一方法在因果关系的估计上与倾向值匹配、 倾向值加权等方法 的异同; 最后, 对熵平衡法的运用前景和可进一步拓展之处, 给出了笔者的 思考。 关键词: 因果分析  内生性问题  倾向值分析  熵平衡法 ∗ 本文受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社会网络对人职匹配的作用效应: 时代变迁及跨国比 较” (2016M602790) 的资助。 本文的形成得益于边燕杰教授的尽心帮助和悉心指导, 以及舒 晓灵教授的审阅、 两位匿名审稿人极具洞见与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一并致谢! 文责 自负。 ∗∗ 郝明松,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 所研究员, mshao@xjtueducn。 ·109 · 第3期 一 引言 (一) 因果分析的挑战: 内生性问题 社会科学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 解释和预测的科学。 为了实现解释和 预测的目标, 常需要通过实证分析确定不同变量或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 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为例, 它们经常需要探讨这样一些课题: 家庭背景是 否会影响子女教育机会的获得, 受教育水平等人力资本对工资收入有怎样的 影响, 收入的多少是否会影响个人的幸福感, 等等。 但是, 内生性问题的干 扰常导致估计得到的因果效应高于或低于真实值, 使得对因果关系的数学证 明失效 (Mouw, 2003、 2006; 梁玉成, 2014; 陈云松、 范晓光, 2010; 胡 安宁,2012)。 一般来说, 内生性问题主要有四类: 遗漏变量偏误、 自选择 偏误、 样本选择偏误、 联立性偏误 (陈云松、 范晓光, 2010)。 本文关注前 两种类型, 即遗漏变量偏误和自选择偏误。 为了形象直观, 可将这两类内生 性问题的实质表达成图1中的逻辑结构。 图1  内生性问题的具象化逻辑结构 基于图1, 内生性问题的数理本质是: 存在其他干扰变量Z, 既能影响 自变量X, 也能影响结果变量/ 因变量 Y, 因此, 若在估计模型中遗漏了Z, 即Z带来的干扰性影响未得到正确控制, 那么我们无法得到X 对 Y 的作用 效应的无偏估计值 (Wooldridge,2002)。 一种极端情况是: 未控制Z 之前, 在数学形式上可得X 与 Y显著相关; 但是, 控制了Z 之后, X 与 Y 的相关 性完全消失。 在理论层面, 这一极端情况的出现表明: 真正导致 Y发生的 ·110 · 因果分析中的倾向值分析和熵平衡法 Journal of Sociological St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