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坊七巷导游词
【篇一:三坊七巷导游词】
三坊七巷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三坊七巷景区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员**
首先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三坊七巷景区的总体概况。三坊七巷景区
位于千年古城福州市中心,占地面积约40 公顷。三坊七巷最早形成
是在西晋308 年,建筑格局形成于唐天复元年代(901 年),繁荣
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1700 年的历史。以南后街为中轴,向西伸出
了三个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向东伸出七条巷(杨桥巷、
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排列整齐,纵向
有序,形成“鱼骨状”传统街巷格局,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三坊七
巷”。历经千余年来,仍完整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这在
全国范围内都极为罕见,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现存较为完好
的明清古建筑200 多座159 处,包括国家级9 处,省市级19 处,历
史保护古建筑131 处,文保单位众多,集中程度堪称全国唯一,被
我国建筑学界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不仅如此,三坊七巷还是历
代名人聚居地,在这不足40 公顷的土地上曾先后走出历代名人达
400 多位,尤其是曾涌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冰心、林徽因、
沈葆桢、陈宝琛等一大批对中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
也因此而获得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今天
就让我们一同来领略三坊七巷历史神韵和闽都文化的精髓。
大家所看到的这是一座居住着近现代两位名人的故居,一位是黄花
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另一位就是著名的女作家谢冰心。
林觉民是辛亥广州起义杰出代表人物,林觉民遇难后,临时知县的
岳父陈元凯连夜托人到福州告知此事,全家为避祸搬到光禄坊的早
题巷。后来,谢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买下了这栋旧居。
说到林觉民我们不能不提到他的 《与妻书》。这一如诗如画的名篇
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不仅表达了夫妻间深深的歉
疚和殷殷的情意,而且表达了“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谋
永福”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激励了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具有极
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三坊七巷的主入口牌坊。福州三坊七巷不仅仅是
三条“坊”和七条“巷”,还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南后街。在南后街中我
们可以看到福州的三宝,福州的脱胎漆器,牛角梳和油纸伞,还有
福州著名的寿山石和软木画,各色各样的福州小吃。
各位团友!走过了杨桥路,我们首先来到左边的这条巷就是七巷之
一的郎官巷。为什么这叫郎官巷呢?北宋有个叫刘涛的人,他是郎
官,他的子孙皆为郎官,所以叫此巷为郎官巷。接下来请大家参观
严复晚年的居所严复故居。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的杰出
代表。严复还担任过北京大学、
上海复旦公学校长等职。严复译述《天演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黄巷,历史上出现了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其中
较大的一支黄氏家族入闽后,聚居于此,开始有了黄巷的地名。该
巷以小黄楼著称
我们来到三坊中的第一坊——衣锦坊。衣锦坊最早的名字叫“通潮
巷”,是三坊七巷中最靠近福州西湖的。据说,当年西湖的湖水与巷
子里的沟渠相通。衣锦坊的水榭戏台2006 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让我们再一次感悟到故乡“三
坊七巷”古老厚重的文化对我们的培养和熏陶。
【篇二:三坊七巷导游词完整版】
声音游记,随时随地的导游讲解
楚悠声音游记——三坊七巷
0 开篇
福州从汉朝开始就先后六次修筑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
局以山为屏障,形成面向大海的簸箕状。
三坊七巷是唐宋时期“坊巷体制”的活化石,应该说,“巷”早于“坊”。
三坊七巷整个街区占地40 公顷,以南后街为中轴线,两侧形成坊、
巷,呈鱼骨状散开。“三坊”指的是中轴线以西的衣锦坊、文儒坊、
光禄坊,而“七巷”呢则是以东的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
民巷、宫巷、吉庇巷。这样大型的非字形结构街区在当今中国都是
绝无仅有的,简直就是中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据说,清
末民初时候,这里就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十分繁华,柴米油盐、日
常生活所需得的各类东西一应俱全,每到元宵节、中秋节这里还有
热闹的灯市呢。
在三坊七巷里可以看到唐末分段筑墙传统的痕迹,也可以领略西风
东渐后的小洋楼。马鞍墙与罗马柱,雕花窗与发券门并存,构成了
具有闽南特色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1 杨桥巷
我们的游览从街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