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完整版)读书人是幸福人导学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导学案
【教学要求】
1、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
2、能边读边归纳文意,感知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能唤起对本单元其他的相关联系。
3、能对文中某些内容作注释,逐步养成翻检工具书的习惯。
【教学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什么意思呢?学习
不能偷懒!读书学习是非常苦的一件事情.
我想做个调查,大家都认为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么?
那么,北京大学的王冕教授却说 “读书人是幸福人”又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P13 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 《读书人是幸福人》,来改变你们的这种陈旧
的观点。
一、基本知识
1、作 者:
谢冕: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诗学理论家。这是
谢冕教授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最初发表在 1995 年 7 月 19 日的北京《中华读书报》上。后来
收入 《永远的校园》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在这本书里抒发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源于北大所给予每一个“北大人”
的文明滋养,也包括对北大图书馆的爱和对所有读书人的交流、交往的幸福回忆.可以说,作者
对读者的幸福主要是在北京大学这样的文明圣地感觉到的,所以在理解本文的抒情和议论主题
(完整版)读书人是幸福人导学案
时,就要先从“北大”说起了。
50 年代后期,谢冕作为中文系学生,在北大逗留时间最多、最有感情的是北大图书馆和分
散在全校大大小小的图书阅览室。他是宿舍、饭厅、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竞走者,常在下课
后到图书馆看书,就免不了用书包占座.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图书馆“是动荡学海中一个宁静而
美丽的港湾”。 谢教授曾经动情的回忆这段青春的记忆“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成长有赖于名园
的熏陶、名师的指点,也有赖于这座著名图书馆的灯火,它是我们青春的欢乐和痛苦的见证,如
今它已成了点燃在心灵深处的恒久的光明。” 由此可见,我们说,谢冕教授是充分感受了读书的
幸福后才能由衷的发出 “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心声的。
二、快速阅读:
1、识记重点字词:
(1)加惠:施惠,给予好处。
(2)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3)睿( )智:英明有远见.睿,看的深远。
(4)卑( )鄙( ):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给大家5 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来体会作者的读书的幸福,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3、集体合作、探究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情节和结构。
思考: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哪个过渡句能帮助我们掌握文章的分论点?
完成课后第四题
(完整版)读书人是幸福人导学案
第二课时
课文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那一句?
明确:“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
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呢?
明确: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直接阐明了读书人为什么是世间的幸福人。他总结出了“两个世界”
的观点( “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一
个是人所共有的“现实的世界",另一个就是“为读书人所独有的”“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
界”。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确立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主要观点.他还由此想开去,提出了以
是否具有阅读能力来对幸与不幸作区分.认为:“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种丧失是“不
可补偿的”。由此,作者在财富不平等和权利不平等之外,又提出了“精神不平等”,这是由“拥
有或丧失”阅读能力所体现出来的。
以上是第一段所提出的,作者的观点十分新颖,表述也是直截、明朗。
(2)那么,阅读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