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耳穴埋豆PPT课件.ppt

耳穴埋豆PPT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操作流程 3、皮肤消毒:核对穴位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上所选穴位, 操作流程 埋豆:术者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镊子将准备好的0.5cm× 0.5cm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穴位轻轻按压。 操作流程 告知:告诉患者贴有耳豆数目,并教会患者按压方法、力量。每天按揉穴位3~5次,每次1~2分钟。 操作流程 评价:患者感觉,局部有无不适感 操作后 1、整理床单位 2、整理用物 3、洗手,记录。 目录 谢 谢 观 看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疾病概念 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廓相应点上。 疾病概念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等。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 耳穴在耳朵上犹如一个倒置的胎儿,包括从头到脚的穴位。 鼻、咽喉部 面颊(耳垂) 躯干 (对耳轮体部) 头和脑部 上肢(耳舟) 下肢 (对耳轮上、 下脚) 腹腔(耳甲艇) 胸腔(耳甲腔) 消化道 (耳轮脚周围 耳舟部 对耳轮上脚 三角窝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部 耳屏部 屏间切迹部 耳轮脚周围部 耳甲艇部 耳轮部 耳轮脚部 耳垂部 优点 耳穴埋豆是将圆形光滑的耳豆用胶布贴敷在耳穴表面配以按揉的一种方法,有简便易行,刺激持续,安全、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方法 将医用胶布贴于压丸板上,选择酒精浸泡消毒的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等置于胶布中央,镊取备好的粘籽胶布贴敷到耳穴上,每天按揉穴位3~5次,每次1~2分钟。耳豆一般留3~5天,两耳交替,15天为一疗程。 取穴原则 一、按相应部位取穴:根据人体的患病部位,在耳廓的相应部位(耳穴)取穴的方法。如胃病取耳穴“胃”。 二、按藏象辩证取穴: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进行辩证取穴的方法。如:藏象学说认为“心主神明”,故“心”穴可以用来治疗失眠、神经官能症等。 取穴原则 三、按经络学说取穴:分为循经取穴和经络病候取穴。 四、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如交感、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等穴位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理论是一致的。 五、按临床经验取穴。 适应症 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外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神经性疼痛 2、各种炎症性疼痛,如扁桃体炎等 3、功能性紊乱性疾病,如月经不调 4、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皮炎、哮喘等 适应症 5、各种慢性疾病,如腰腿痛、肩周炎、高血压、腹胀、失眠等 6、催乳 7、治疗输液反应,可预防输血反应 禁忌症 1、严重的心脏病者 2、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及伴有高度贫血者 3、外耳有显著的炎症,如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情况 4、妇女怀孕期间 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 1、护士准备 2、评估患者 3、评估环境 一、操作前准备 4、用物准备:治疗盘、胶布、王不留行籽、探针、75%酒精棉球、镊子 操作流程 1、核对床号、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取得患者合作,询问大小便,协助取舒适体位 操作流程 2、定穴:检查局部皮肤有无破溃、瘢痕湿疹冻疮等,术者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拇、食指持探针,在选区内自上而下寻找敏感点。 目录 谢 谢 观 看

文档评论(0)

偶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个人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