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2
桃仁承气汤_直指附遗卷六_减法方剂树TOC \o 1-3 \h \z \u
桃仁承气汤_直指附遗卷六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5
1.1. 组成:桃仁、大黄、桂枝、芒消、甘草、当归、苏木、红花。 5
1.2. 功效:跌扑损伤,瘀血作腹痛者。 5
1.3. 来源:《直指附遗》卷六。 5
2. 桃核承气汤 6
2.1. 减:当归、苏木、红花 6
2.2. 组成:桃仁50个(去皮尖),桂枝2两(去皮),大黄4两,芒消2两,甘草2两(炙)。 6
2.3. 功效:下焦蓄血,少腹急结,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渴,其人如狂,至夜发热,及血瘀经闭,痛经,跌打损伤。 6
2.4. 来源:《伤寒论》 6
3. 桃仁承气汤 6
3.1. 减:桂枝、当归、苏木、红花 6
3.2. 组成:桃仁1钱,芒消1钱,甘草1钱,大黄2钱。 6
3.3. 功效:伤损,血滞于内作痛,或发热、发狂。 6
3.4. 来源:《正体类要》卷下 6
4. 涤毒散 6
4.1. 减:桃仁、桂枝、苏木、红花 6
4.2. 组成:甘草半两,芒消9分,大黄1两(酒浸)当归。 6
4.3. 功效:时气疙瘩,五发疮疡,喉闭雷头。 6
4.4. 来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上 6
5. 承气浴汤 6
5.1. 减:桃仁、桂枝、苏木、红花 6
5.2. 组成:当归2两,大黄1两,芒消,甘草5钱。 7
5.3. 功效:大肠燥结。 7
5.4. 来源:《理瀹》 7
6. 当归承气汤 7
6.1. 减:桃仁、桂枝、苏木、红花 7
6.2. 组成:当归1两,大黄1两,甘草半两,芒消9钱。 7
6.3. 功效:阳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燥热里热,火郁为病,或皮肤枯燥,或咽干鼻干,或便溺结闭。 7
6.4. 来源:《保命集》卷中 7
7. 破棺丹 7
7.1. 减:桃仁、桂枝、当归、苏木、红花 7
7.2. 组成:大黄2两(半生半熟),芒消1两,甘草1两。 7
7.3. 功效:诸热疮肿,疮气入腹,谵语发狂。疮肿,一切风热。危者。汗多大渴,便秘,谵语或发狂,结阳之证。 7
7.4.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三 7
8. 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7
8.1. 减:桃仁、桂枝、当归、苏木、红花 7
8.2. 组成:大黄4两(去皮,清酒洗),甘草(炙)2两,芒消半斤。 7
8.3. 功效:阳明腑实,发热汗出,口渴心烦,大便秘结,腹满痛拒按,脉滑数。胃热发斑,口齿咽喉肿痛,中消,疮疡等见上述症状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误攻其表,胃气不和,谵语者;发汗后,不恶寒,但热,属实者;太阳病未解,但阴脉微者;伤寒13日,过经谵语,自下利,脉和,内实者;太阳病,过经10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太阳病3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中热,或口舌生疮。善食而瘦。热结旁流。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斑疹,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 8
8.4. 来源:《伤寒论》 8
9. 当归桃仁汤 8
9.1. 减:大黄、桂枝、芒消、甘草、苏木、红花 8
9.2. 组成:当归、桃仁。 8
9.3. 功效:蓄血。 8
9.4. 来源:《伤寒大白》卷二 8
10. 大黄芒消二味汤 8
10.1. 减:桃仁、桂枝、甘草、当归、苏木、红花 8
10.2. 组成:大黄6两,芒消5两。 8
10.3. 功效:大便暴秘不通,骨肉强痛,体气烦热,唇口干焦。 8
10.4. 来源:《外台》卷二十七引《许仁则方》 8
11. 大黄甘草汤 8
11.1. 减:桃仁、桂枝、芒消、当归、苏木、红花 9
11.2. 组成:大黄(锉,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9
11.3. 功效:水黄。面目俱青,狂言妄语,语声不出。 9
11.4.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9
12. 大黄甘草汤 9
12.1. 减:桃仁、桂枝、芒消、当归、苏木、红花 9
12.2. 组成:大黄1倍,甘草(生)减半。 9
12.3. 功效:痘为痰闷,不得发出。 9
12.4.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五 9
13. 大黄甘草汤 9
13.1. 减:桃仁、桂枝、芒消、当归、苏木、红花 9
13.2. 组成:大黄4两,甘草1两。 9
13.3. 功效:食已即吐者。 9
13.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政讲师师资培训课件.ppt
- 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及其检测方法.docx VIP
- 【基于企业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docx VIP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题库(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10.2捍卫国家利益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题库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中文书名《我的姐姐罗莎琳·富兰克林》.doc VIP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